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呼和浩特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呼市千余名“第一书记”进村发扬“马向阳精神”
内蒙古新闻网  15-11-24 12:27 打印本页 来源: 呼和浩特日报  
 

  .............................................................

  打造美丽乡村,就要把责任放在心上,把担当扛在肩上,把问题抓在手上……筑牢基层党建堡垒,是当好“第一书记”的成事之基。

  .............................................................

  “两委”班子软瘫散,村民无望没发展。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刘强一针见血地指出,提高基层党组织战斗力,“第一书记”是重要力量。他的剖析是:长期以来,部分行政村出现的发展思路不清、组织力量不强、带动致富能力不足等问题,有的基层党组织长期班子配备不齐,工作处于停滞状态;有的党组织书记工作不在状态,内耗严重;有的组织制度形同虚设,财务不清、矛盾重重、上访不断,尤其每到换届选举时,有的地方存在拉票贿选、宗族家族势力干扰的隐患。

  记者看到,在首批派选驻村“第一书记”的名单中,被定义为“软弱涣散村”的就高达57个。

  回民区攸攸板镇刀刀板村是呼和浩特市挂了名的上访村,侯双林就是被派驻到这个村的“第一书记”。

  刀刀板村与大部分发展中的城郊接合村一样,涉及权钱利的事情相对集中。为了解决村民因征地、社保、就业等问题产生的纠纷矛盾,在侯双林的倡议下,村“两委会”联合制定了“议事不漏人”规则,每次议定村内大事时,他们一般都采取晚上开会的办法,将外出打工的村民尽量都叫回村里共同商议,因故回不去的,也要在电话中讲明政策、分析利弊、征求意见。侯双林每次都与村“两委”班子成员坐镇会场,并常常运用自己所掌握的法律知识和国家政策为村民答疑解惑。村民们一致反映,村里自从来了“第一书记”,遮遮掩掩的事情不见了,花拳绣腿的样子改变了。

  来自市政府法制办的赵海峰是派驻新城区保合少镇古路板新村的“第一书记”,履职半年多,他得出的经验是,只有切实发挥好“第一书记”作为政策宣讲员、情况调查员、业务指导员、矛盾调解员和选情监督员的职能作用,就会赢得大家的拥护和信任。在今年村两委班子换届工作中,他就义无反顾地挑起了选举第一责任人的担子。赵海峰告诉记者,今年他所在的古路板村成立了由保合少镇党委包村领导任组长、“第一书记”任副组长的“两委”换届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前期广泛深入的走访调研,对每个参选者的政治素质、学识能力、品德修养、日常表现等方面都做到了情况明、底数清;对族帮家派、亲属关系进行了细致的调研和梳理,制定措施从源头上防范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在整个换届选举过程中,无论是候选人登记注册、会场布置、监票人计票人选用,还是选票发放、公章保管、公示上报等等,都充分体现了“第一书记”在夯实基层党建工作中的重要角色,有力地保证了重点村“两委换届”工作的顺利开展。市委组织部组织二处处长吕文平对记者说,“第一书记”的工作要重点突出两个字,一是“敢”,就是要敢于坚持原则,修正错误,不打马虎眼;二是“真”,就是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俯下身子解决实际问题,不拖泥带水,不打马虎眼,不留后遗症。

  薛建新是首批下派的5名女性“第一书记”之一,蹲点在赛罕区敕勒川办事处东把栅村。到任伊始,缘于对农村工作不熟悉,也缘于村民对她不认识和不理解,工作起来一度找不到头绪。“天道酬智”,薛建新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开始了她的履职生涯,她从入户家访这一基础性工作着手,搞清楚了村民的年龄结构、文化结构、民族结构、信仰结构、其它技能、主要收入、家庭状况、思想问题、民主诉求以及对“两委会”的意见和建议。围绕调研获取的情况,她牵头组织“两委会”班子成员,完善修订相关规章制度,制定各种台账名册……天道酬勤,她以掌握了整村全盘资讯的优势,成了一名名副其实的政策理论宣传员、党建工作指导员和发展经济的服务员,她也以“第一书记”的表率示范作用,扶了班子、强了队伍、聚了人心。

  从高楼大厦中的机关干部变身为田间地头的“一班之长”,从村民的猜疑不信任到发自内心的拥护离不开,作为驻村“第一书记”,薛建新的经历与感受不是唯一的。派驻玉泉区昭君路办事处寇家营村的“第一书记”赵华到任后,同样经历了迷惑期、阵痛期、调整期和执着期,有着多年在规划局工作履历的赵华内心最终认定了这样一种事实,他与村民们“吃的是一锅饭、睡的是一张床、点的是一盏灯”,因为市委选派驻村“第一书记”的标准非常明确,即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热心基层工作并且是选得准、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的党员干部,这既是组织对“第一书记”的基本定性,更是组织对“第一书记”的迫切考验。干就得干出个样子来,以发展地区经济的方式提升党组织威望,同样是筑牢党建堡垒的有力抓手,寇家营村紧邻209国道,位于环城快速路的交汇处,南与如意经济开发区二区相连,东与金盛路相接,东南方就是我国云谷所在地盛乐服务业集聚区,向北延伸不足6公里就是呼和浩特市主城区。赵华认为,寇家营村发展物流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目前招商引资工作正在“两委会”的带领下如火如荼地推进中。

  村民们兴奋地说:有了“第一书记”,就没有洗不掉的灰尘、压不住的歪风、治不了的邪病!

  呼和浩特千余名“马向阳”进村当书记,无疑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贵州遵义考察时的谆谆教导:“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呼和浩特市有农村党员29321名,占全市党员总数的23.33%,如此庞大的组织堡垒,如果筑得不牢、摇摇晃晃,抓得不实、虚虚假假,管得不严、走风漏气,那么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科学发展、密切联系群众、带领农民致富、提升治理水平、维护农村稳定这36个字必然是表面文章、纸上谈兵。可喜的是,记者通过深入走访调研,真切感受到呼和浩特市委经过积极实践探索,驻村“第一书记”已渐渐被广大农民视为烫金名片,成为全市基层党建新常态的有效推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力助手、干部实践锻炼的有力抓手。

  (记者冯燕平)

[责任编辑 张睿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打通“断头路”
娶亲马队浩浩荡荡
初冬享暖阳
外教传技到达茂
快速路上建设公交...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花卉种出了名堂
一户一特色 幸福全覆盖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