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科教文卫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校园足球目标:健全人格、运动技能、奠定根基
内蒙古新闻网  15-12-12 08:51 打印本页 来源: 新华网  
 

  健全人格、运动技能、奠定根基

  ——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谈开展校园足球的三大目标

  2015年“一带一路”内蒙古国际青少年足球冬令营正在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举行,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在参加本次冬令营活动时谈到,开展校园足球工作主要有三大目标: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教会学生一项运动技能、为中国足球的发展奠定人才根基。

  王登峰表示,大力发展校园足球,就是要充分体现体育在教育工作中应有的位置,发挥体育在综合育人、立德树人方面所起到的基础性、甚至是不可替代的作用。

  “大力发展校园足球最基础的目标,就是体育可以作为实现立德树人的一个最基础的方法,促进孩子健全人格的发展,”王登峰说。

  服从裁判、依赖队友、尊重对手、控制场上情绪、承担责任等优良品质都可以通过体育锻炼和体育竞赛得到培养。“这些品质正是我们现在的青少年最缺乏的东西。所以体育是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没有体育就谈不上教育,没有体育的教育是不健全的。我们希望通过校园足球,能够让每一个人都看到体育不可替代的作用,”王登峰说。

  从1985年开始进行的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显示,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持续下滑,这种令人忧心的现象引起社会强烈反响。根据11月底公布的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总体有所改善,特别是肺活量水平全面上升,但近视率、肥胖率依然居高不下。

  “概括起来就是两句话:青少年体质健康下滑的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但存在的问题依然严峻。”王登峰说,造成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对体育的认识不到位,还是把体育当作简单地活动筋骨,甚至在很多情况下牺牲了学生的体育活动时间。

  王登峰说,希望通过强力推进校园足球工作,通过校园足球的普及能够让孩子们感受到,能够让家长、老师、社会全都看到,一个孩子每周坚持体育锻炼,会发生什么可喜的变化。

  “但体育教育不应仅仅是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还应教会孩子们一项运动技能。我国对学校体育是最重视的,体育课作为必修课要上14年,但是14年体育课上下来,很多学生却一项运动技能都没学会,这说明我们的体育教育理念有问题,我们对体育课的重视有问题,对体育的价值认识有问题,”王登峰说。

  王登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每周一节足球课,9年义务教育的学生一共要上约400节足球课。这些课应该怎么上,每一堂课应该教什么,然后才能达到让孩子会踢球这样的一个目的,是体育教育工作者们应该思考的问题,也是推进体育教学改革的重点。

  王登峰表示,希望以足球作为试点,怎么教会孩子踢足球,在足球上取得经验之后,可以马上推广到篮球、排球、游泳、田径、体操等各个体育项目上来。

  每周一节足球课是校园足球发展的基础,也是夯实足球人才根基的基础。越来越多的孩子学会了踢足球,中国的足球人口就会越来越多,才能有足够多的会踢球的孩子来撑起中国足球的大厦。“推广校园足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中国足球的腾飞也有了扎实的人才根基,”王登峰说。(记者 王春燕)

[责任编辑 李珍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丰收
打通“断头路”
娶亲马队浩浩荡荡
初冬享暖阳
外教传技到达茂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蒙古族服装展演
3小时盖好2层楼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