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乌海从食品生产、流通、餐饮、稽查等各个环节创新监管方式,通过规范扶持本地食品生产企业,建立食品检验检测中心,在全市范围内打造“明厨亮灶”工程,对餐饮单位实行量化分级管理,不断强化对食品企业的日常监管,开展专项治理,加大处罚力度等一系列措施,大大提高了乌海的食品安全治理能力,进一步促进了乌海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的道路,切实维护了食品经营秩序和广大消费者的利益。
“明厨亮灶”工程让餐饮单位后厨一览无余,让消费者吃得放心。(丹妮摄)
开辟绿色源头规范扶持本地食品加工企业
“自从前几年毒豆芽事件被报道后,我们家已经好几年没有买过豆芽了。”在一家蔬菜直销店,市民张女士告诉记者,“去年,市里有了自己的豆芽加工企业,听说是政府扶持的绿色食品企业,我这才又开始买些豆芽吃了。”
近年来,为了让市民吃上健康放心的食物,乌海打造了金裕食品加工园区和海勃湾工业园综合加工区两个大型食品生产加工园区,其中金裕食品加工园区入驻食品生产单位51家,目前已投产20家,生产产品包括食用植物油、糕点、肉制品、淀粉制品、速冻食品等;海勃湾工业园综合加工区位于摩尔沟,入驻食品生产企业24家,其中8家已投产,产品涉及白酒、糕点、肉制品、豆制品、粉条、豆芽等11类。与此同时,乌海还扶持发展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特色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
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食品生产科科长王永霞介绍说,近几年来,乌海扶持发展了一批以往没有的上规模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并对这些企业进行严格管控,要求其生产的产品必须是绿色食品,而且这些企业所生产的多是大众必需的一些食品,比如豆腐、豆芽、馒头、粉条等。
“发展放心安全的本地食品企业是为市民提供健康食品的源泉和保障,在规范食品企业安全生产方面,我们严格实施食品生产许可审查,提前介入企业申办工作,指导生产者布局厂房、设置工艺流程,完善清洁设施等工作。”王永霞说。此外,为打击假冒伪劣生产行为,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提高监管效能,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对企业实施全方位、全过程、全时段的审计式检查,通过统计企业一段时间内原辅材料购进、投料、成品量和销售量,核对购进与销售的财务凭证,计算物料平衡情况,判定企业是否存在违法生产经营的嫌疑。
食品安全检查已成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常态化的工作。(于虎成摄)
排除安全隐患严厉整治规范食品小作坊
近年来,乌海通过开展食品小作坊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不符合条件的小作坊,并鼓励符合条件的小作坊走向规范发展的道路。今年,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发挥联合执法优势,开展片区拉网式检查,共责令76家小作坊停止生产,取缔了4家无整改条件的豆芽加工店。
在推进小作坊审查登记工作方面,乌海严格小作坊准入制度,目前全市共有通过审查登记的食品小作坊142家。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还组织食品生产企业开展互查行动,今年,8家糕点企业、15家糕点小作坊参加了互查,通过互查缩小了各生产者之间安全生产水平的差异,对企业提升环境洁净化、生产过程标准化、包装标识规范化、监督管理制度化的全过程生产安全管理能力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乌达区维邦市场的食品快速检测站内,工作人员正在检测蔬菜农药残留。(石历增摄)
“明厨亮灶”工程让消费者吃得明白
细心的市民不难发现,如今,走进一些餐饮服务店,要么通过视频可以看到后厨工作的情况,要么后厨与前厅只有一扇大大的玻璃相隔,后厨的卫生情况、使用食材一览无余地展现在了眼前,让人们吃得放心、吃得安心。
这就是乌海近年来打造的“明厨亮灶”工程。乌海将大型以上餐饮服务单位、部分有条件的中型餐馆、学校食堂等作为“明厨亮灶”工程的重点。工程内容包括:明确“明亮”部位,重点针对食品库房、清洗消毒、烹饪加工、食品留样等区域和环节进行公开化、透明化,在此基础上,鼓励餐饮服务单位在明显位置将食品原料的购进渠道进行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明确“明亮”措施,对大型以上餐饮服务单位、有条件的中型餐饮服务单位和学校食堂,推荐使用透明橱窗,使后厨成为消费者可以直接看到的“透明厨房”。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650家餐饮服务单位建成了“透明厨房”,占全市餐饮服务单位总数的24.3%。其中透明厨房534户,安装后厨视频监控116户。
干净整洁的早餐生产线。(丹妮摄)
88%的餐饮服务单位完成量化分级
按照自治区的相关要求,乌海制定了《餐饮服务单位量化分级管理等级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采取分类实施、逐步推进的办法,加快完成餐饮服务单位的量化等级评定提升工作。截至目前,乌海对2332家餐饮服务单位进行量化分级,占全市餐饮服务单位总数的88%,其中A级34户、B级571户、C级1727户。
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科科长郑娣介绍说,通过实施量化等级评定,对各餐饮单位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严格执行卫生标准的豆芽生产线。(丹妮摄)
提升检验检测技术水平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据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综合协调科负责人何顺山介绍,今年6月,乌海利用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项目资金购买的5台(套)先进仪器在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安装完成,并投入使用。这些仪器价值约500万元,包括气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带有衍生装置的高效液相色谱仪、离子色谱仪、原子吸收仪等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尖端仪器,能够有效检验食品药品中重金属、黄曲霉毒素等多种残留物质和非法添加物。
何顺山介绍说,在集贸市场改造工作中,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要求各个符合条件的集贸市场设立“快速监测站”,目前,乌达区维邦市场设立的“快速监测站”已经运行,其余市场设立“快速监测站”的相关工作正在进行中。
另外,为了更好地监督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乌海成立了“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委员会成员由三区政府及机关事业单位构成。今年,委员会成员单位由过去的24家增加到了27家,全市上下建立了良好的食品安全监督联动和联合执法机制。今年,乌海实现了食品检验检测资源的整合,将过去分配在卫生、农牧、质监等多部门的工作统一整合到了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截至目前,中心已完成654个食品药品检验参数的模拟检测工作。
“今年,我们还实行了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制度,全市45家食品流通、生产、餐饮服务单位(包括学校、公共食堂)与保险公司签订了保险协议,这些单位一旦发生集体食物中毒事故,保险公司将开启绿色通道,先行理赔。”何顺山说。
食品企业的工人正在制作豆腐。(丹妮摄)
诚信教育不能丢强化食品经营户诚信意识
三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依托“诚信讲堂”,不断强化食品经营户诚信自律意识,督促指导食品经营户守法诚信经营,着力构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诚信自律体系,从源头上整治流通环节食品安全问题。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在食品经营户中开展“讲法律、讲诚信、讲道德、学先进”三讲一学活动,开办“诚信讲堂”,通过个体工商户亲身讲述诚信经营事迹,引导食品经营户坚守道德底线,树立向善向上、良心为本、诚信为先、责任为重的行业风尚,营造诚信自律的食品安全消费环境;组织食品经营户开展法律法规培训,学习《食品安全法》《个体工商户条例》《无照经营取缔办法》等法律法规知识,引导经营户守法经营、诚信经营,认真履行食品安全监管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不制假售假,不欺骗消费者,共同构建和谐健康的消费环境。
诚信教育、诚信监督和诚信评价的开展,进一步规范了食品经营户经营行为,完善了食品经营户诚信体系。(记者崔建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