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达:差异化发展闯出—片天地
面对资源困境,乌达区独辟蹊径,由依赖资源向依托资源转化,通过实施煤电化一体化战略,闯出了转型发展新路,精细化工产业异军突起。
作为老工矿城区,乌达的煤炭保有量和开采量越来越少,乌达工业园区可用土地也极为有限。但乌达区周边都是煤炭资源丰富地区,并且,乌达企业的自备电厂的装机容量大。经过客观分析优势与劣势,乌达决定主打精细化工牌,走煤电化一体化之路。
乌达工业园内氯、碱、酸等工业副产品相对集中且形成规模,作为精细化工重要的原料,这是周边园区所不具备的。利用这一优势,乌达区工业园区形成循环网,企业内部形成小循环,企业之间、产业之间、产品之间形成大循环。新项目落户主要着眼于填补现有循环网的不足。
从2008年起,乌达区非煤产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在工业的比重达到了如今的74%,目前,乌达区循环经济已经形成了4大各具特色的产业链:一是以电力生产为龙头、以煤代电、以电促煤,
形成了以煤、电、电石、焦炭及煤焦下游煤化工产业链;二是以电解原盐为基础,以PVC、金属纳、烧碱、液氯及下游产品为主导的氯碱化工产业链;三是以硅铁、金属镁、镁合金为主导产品的特色冶金产业链;四是以开发区煤化工、氯碱化工为基础的农药、医药中间体等为主导的精细化工产业链。
乌达区能够实施与周边园区的差异化发展战略,更在于乌达近年来一直提升园区的基础设施服务能力,打造适合精细化工项目生存的环◇。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乌达已累计投人15亿元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园区内天然气、蒸汽、污水处理、固废处理等设施均在西部地区领先,形成了发展精细化工独具的竞争优势。
此外,乌达区还聘请国内一流的规划设计团队,正按照精细化工战略设计规划更高标准的固废处理厂、污水处理厂,为已经和即将落户园区的精细化工企业长期健康发展创造条件。这些举措,有望在2017年这个经济周期的末端,为乌达工业经济迎来质的飞跃。(记者 于海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