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0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时提出,加快推进资源资本化改革,支持企业依托矿产资源、
土地资源、水资源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允许各类资本发起、参与、组建投融资平台。支持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促进股权融资,推动特色优势资源与资本市场深度融合。
2014年内蒙古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发挥政府投资的杠杆作用,推进资源、资产、资本—体化运作,推进战略创新产业基金运作。
随着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的深入贯彻落实和“五大基地”建设的大力推进,大力推动资源资本化改革已经成为我区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动力。
目标:实现资源价值转化
所谓资源资本化,自治区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朱晓俊对其进行解释:资源包括很多类型,如矿产资源、农业资源、旅游资源等。资源资本化就是利用市场化手段将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的过程,是一个资源被发现、资源价值经过转化被提升、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的资源与资本经营过程,属资本的有效流动与配置。这与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倡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是一致的,其核心是资源通过金融手段计入资产,从而发现其市场价值并实现价值转换。
自治区经济界专家认为,当前内蒙古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传统经济增长模式遭遇挑战,招商引资余地缩小,产业转型遭遇投资和技术瓶颈,地方政府负债空间收窄,亟须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增长动力。同时,社会普遍存在资金闲置和企业融资难并存的矛盾,融资平台和机制不畅,中小企业、农业生产经营融资困难。其深层次根源在于,经济市场化程度不高,金融资源配置的市场机制亟待完善,这也表明社会成员资源资本化意识不强,资源闲置、资源配置和经营能力不高。
无疑,上述分析点中了当前我区资源资本化、资源价值转化过程中存在的要害问题。
从融资结构来看,来自自治区金融办的数据显示,2013年底,全区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12944.17亿元,比年初新增贷款1635.59亿元;全区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15205.69亿元,比年初新增1588.04亿元。此外,2013年我区全年直接融资562.67亿元;各家资产管理公司通过收购、金融租赁、发债等方式共投放资金总额290亿元;各家信托投资公司信托规模达到1701亿元;全区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余额387.6亿元;全区融资性担保机构在保余额340.9亿元。
多渠道融资模式为我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但同时也存在融资结构不均衡、不合理的问题。就当前我区各类企业融资的主渠道———银行业而言,虽然存贷款较年初都有所增长,但从上述一组数据不难算出,2013年我区银行业的存贷比达到85%,已经远远超过75%的“警戒线”。同时,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比例太过悬殊。
“这种情况下,加快推进资源价值转化就成为我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这对自治区经济在稳中求进中打造新的增长极尤为重要。”朱晓俊说。
核心:大力发展资本市场
“资源资本化最主要的实现形式是资源与资本市场的结合,即通过资本市场为资源型企业提供资金融通、套期保值、组合投资以及对冲交易等服务。”朱晓俊分析。
“资源资本化的核心是资本市场。资源要通过资本市场来实现资本化,那么选择什么样的资本市场、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实现资源价值的最大化、降低资源转换的交易成本是实现资源资本化的关键。”内蒙古产权交易中心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马志春的观点与朱晓俊的观点不约而同。
一般而言,资本市场包括公开资本市场(公开上市的证券交易市场)和非公开资本市场(非公开上市的产权交易市场)。
这两个市场,对于资源资本化的作用至关重要。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区公开资本市场实现了新的突破,特别是企业上市融资取得了显著成就,目前我区有境内外上市企业25家;同时,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的意识也逐步增强,截至去年底,全区各盟市已报送有意向上市的企业70余家。同时,债券融资模式也不断拓宽。2013年,债券融资413.3亿元,占全部直接融资额的73.4%。尽管这样,公开资本市场的建设在全国仍处于相对滞后状态,与自治区经济发展总体水平明显不相适应。
同时,我区非公开上市的产权交易市场也逐步发展起来。2002年,内蒙古产权交易中心成立。交易中心确立了会员制的市场运行模式,并在全区开拓各类产权交易业务,业务品种逐步由单一的企业国有产权向实物资产、行政事业性资产、金融债权、知识产权、矿业权等领域拓展,开辟了非上市企业股权集中登记托管等资本市场业务领域,交易规模逐步扩大、市场功能不断加强,基本奠定了区域要素资本市场的核心地位。截至2013年底,该中心已发展各类会员机构53家、分支机构7家,覆盖到全区10个盟市,产权交易业务累计实现交易额114.75亿元,股权质押融资额达22.3亿元。
“虽然内蒙古产权交易中心的区域市场框架已初步构建,但尚未形成一个全区统一、监管严格、资源丰富、体制合理的区域性产权市场,制约了产权市场功能的发挥。”马志春说。
他认为,从全区资本市场建设的资源状况和发展趋势来看,产权交易市场将是最具潜力和最具辐射带动作用的区域资本市场。从长期看,我区同全国一样,经济已从高速增长转入中速增长阶段,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发展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的同时,大力发展产权市场,对于全区贯彻落实“8337”发展思路和优化资源配置、推进资源资本化改革、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业内人士提出,我区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需要整合大量的要素资源与社会资本参与区域经济建设,而区域要素资本市场在吸纳社会资本、优化资源配置和促进要素流动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组建以产权市场为核心的区域性要素资本市场,其功能和作用是非常大的。
推进资本市场健康快速发展,或将能为我区推进资源资本化改革带来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