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从内蒙古人民医院了解到,该院耳鼻咽喉科博士刘勇智巧取六旬老汉体内缝衣针,让患者转危为安。
5月4日凌晨,一名表情痛苦的老人在家属的簇拥下来到耳鼻喉科值班室,值班医生刘勇智问询后得知:患者樊某,60岁,来自乌兰察布市凉城县。5月3日21时许,樊某在家中吃饭时,感到嗓子里卡进了异物,不一会儿就疼痛难忍了,情况危急。家人连夜将樊某送到内蒙古人民医院。
刘勇智经过细致检查,确定卡在樊某下咽部的是一枚大约3厘米长的缝衣针。刘勇智决定在喉镜下取出这枚缝衣针。在取针过程中,他首先采用纤维喉镜进行窥探,但是此时樊某十分痛苦,没办法配合治疗,且纤维喉镜的镊子比较小,针体又比较大,为了防止在夹取过程中镊子随针一起滑落到樊某的下咽部,刘勇智决定采用镊子更大的直达喉镜进行治疗。
随着喉镜一点点进入樊某的体内,樊某越来越痛苦,看到他痛苦的表情,周围人越来越紧张,为他捏着一把汗。刘勇智目不转睛地盯着荧光屏,仔细观察着患者喉内的情况,终于发现了目标,他小心翼翼地将镊子挪到针的旁边,看准时机,一下捏住了这枚惹祸的缝衣针,然后慢慢地将缝衣针连同喉镜从患者体内取出。在取出缝衣针的那一刻,所有人都长出一口气。(记者 段丽萍 通讯员 蔡翼德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