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今年的工作来,呼和浩特市清泉街社区法务室法务工作者张俊伟的感受就是一个字——忙。
忙什么呢?“忙着努力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始终坚持‘大事不出街道,小事不出社区’的原则”。8月5日,记者在清泉街社区采访时,张俊伟这句话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07年12月4日,清泉街社区法务室应运而生,落户社区,当时是全国第一家社区法务室,是社区矛盾调解机制体制的发源地,自成立以来为社区居民解决了不可计数的矛盾纠纷。
“社会有矛盾,就像自然界刮风下雨一样,是十分正常的事情。面对矛盾,不是视而不见,不是害怕回避,不是粉饰太平,而是勇敢面对,找出矛盾产生的原因,积极寻找化解的办法。在一定程度上,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就在于我们化解矛盾的水平。”对于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张俊伟总结得很到位。
“磨破嘴,跑断腿,只为居民生活更和谐”,这是从事社区法务工作近10年的张俊伟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他每天工作的真实写照。
“作为一名法务工作者,要看得了瞪眼,听得进抱怨,有委屈泪水,也有自豪快乐,工作虽琐碎,但很充实,也很有成就感。”他说,从家庭和睦、邻里融洽到社会和谐,唇枪舌剑、哭笑谩骂、撕破脸、动手脚……在小区里遇到这样剑拔弩张的情景,人们都唯恐避之不及,但对法务工作者来说,却要把浓浓的火药味吹散,让双方化干戈为玉帛。
在张俊伟化解的矛盾中,既有不少老问题,也有许多新问题,什么邻里纠纷、业主与物业公司的矛盾、遗产继承、新增建筑占了原有绿地之类,不一而足。这类纠纷牵扯各方实际利益,处理起来非常棘手,仅靠“讲讲人情,摆摆关系,和和稀泥”的传统办法,已不灵验了。如今的社区工作人员,不仅要熟悉法律知识,还要察言观色,灵活处理,才能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服务。
张俊伟学的是法学专业,熟知法律知识,手机每天24小时处于开机状态,每天都会接十几个咨询电话,有咨询相关法律的,有咨询矛盾纠纷的。用他的话说:“时刻准备着为居民解决各种矛盾和各类问题,做到尽早发现,及时化解。”现如今,他已是社区居民心中的活雷锋。
用社区居民的话说,能做社区的法务工作者,都是有几把刷子的。他们或拥有多年社区工作经验,以熟悉社区大事小情见长;或是司法工作出身,善于以理法服人。
在经历了无数的纠纷调解之后,张俊伟能够从口沫纷飞中理清双方的内容,迅速地理出头绪,找出调解矛盾纠纷的好法子。
“我们小事不出家门,大点的事电话咨询,遇到再大点的事就去找社区法务室。”社区居民说。记者注意到,在清泉街社区法务室的办公桌上放有大量法务服务卡片,卡片上留着社区主任武荷香和法务工作者的手机号码,并注明了每位人员的工作职责,服务事项等。他们工作起来不分上下班和节假日,只要有人找,他们都会提供服务。
一桩桩、一件件的成功案例,使法务室的名声渐传渐远,周边其他社区居民也慕名前来咨询、求助。
清泉街居委会主任武荷香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社区30多起矛盾纠纷得到解决。社区组织各种文艺演出,通过小品、相声,歌唱等形式为居民普及法律知识,营造出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法治氛围,不断促进着社区面貌的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