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专题  >  内蒙古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  >  生态护卫   
微博
Qzone
保护草原生态 牧民心中筑起绿色屏障
内蒙古新闻网  14-10-22 10:07 打印本页 来源:北方新报 
 

  1994年,他家只有一匹马,一家人靠种地为生,加之他家人口多,在村里是典型的贫困户。由于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离本村较近,龚志明经常到机械林场走亲戚,他看到机械林场林业发展较快,有些人靠栽植松树致了富,就萌生了承包荒山栽松树的想法。当时正值多伦县搞五荒承包,他从亲戚家借了2000元,承包了村里的4000亩荒山。他到机械林场的朋友、亲戚那儿买回来些樟子松苗木,在荒山上植起树来。

  从此以后,龚志明全家人几乎将所有精力都用于植树,家里所有的钱都投入到植树上来。2004年,通过10年植树,他终于第一次得到回报,多伦县林业局买了他几千株松树,他挣了4.8万元。从此以后,他年年都将一些苗木卖给鄂尔多斯、呼和浩特以及河北等地的一些城市,每年收入达10万元左右,这些钱他继续投入到植树上来。

  据龚志明自己估算,这些年,他光卖树就收入了500多万元。经过十几年来的栽植,他栽植的4000亩樟子松成活率达到85%以上,苗木最高的达到4.5米,胸径达到12公分左右。他说:“种树比干啥都强,前些年是苦,可后期就拥有了绿色银行。”现在,龚志明在县城里买了楼房,冬天就到城里过冬,夏天才再回来避暑。

  通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多伦县沙化状况整体得到有效遏制,已初步构筑起了京北生态绿色屏障。由于生态建设实绩突出,多伦县先后获得全国国土绿化突出贡献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全国退耕还林先进单位,全国森林资源管理先进集体。大河口乡曲家湾村还获得了全国生态文化村的殊荣。

  大草原重现美丽容颜

  9月的草原虽然已经进入了打草季节,但是走在牧区的路上,还是能看到眼前一片绿色,打草机打成捆的鲜草散发出阵阵清香,沁人心脾。牧民阿拉坦巴根欣喜地对记者说:“这几年草情一直挺好,今年5月初草场就返青了。这样的好草情就是托国家好政策的福啊!再给我们几年时间,我们一定能还国家一个风吹草低现牛羊的天堂草原。”

  2001年,锡林郭勒盟提出围封转移战略,引导草场退化沙化地区实施围封禁牧,转移农牧民,并将一转双赢逐步完善为两转双赢,通过减人、减畜,减轻草场负担,通过转变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推动畜牧业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广大农牧民在艰难的抉择之后毅然走上了转型之路。

  2003年,锡林郭勒盟召开了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蓝旗会议,旗帜鲜明地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并郑重承诺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始终把环境保护摆在工业发展首位,绝不以牺牲环境换取一时的发展,打一场锡林郭勒重新崛起的经济转型之战。

  目前,全盟生态治理面积达3490万亩,其中实施林业生态建设928万亩,造林面积超过了前50年的总和,森林覆盖率翻了一番,流动半流动沙地面积减少了680万亩,全盟生态环境得到了整体改善。全盟共转移农村牧区人口16万人,牲畜总头数压减30%,西部荒漠半荒漠草原载畜量压减近50%,绿色、有机畜产品优势正逐步转化为经济优势,农牧民收入实现了翻番增长,农牧民工资性收入占到40.7%。(文·摄影/记者 李国萍)

  

首页  上一页  [1]  [2]  [3] 

[责任编辑 赵文萃]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端午粽飘香
练舞技
清风雅韵扇面展
回民干娘
芍药绽放 花海和林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电话:0471-6659743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端午赛龙舟
老牛湾的颜值提升了
 
【专题】详解内蒙古“十三五”规划
【专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