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百姓生活   
【走转改大赛】爱,是这样说出口的
 

  原标题:爱,是这样说出口的

  “苹……果……”,在阿拉善特殊教育学校的语言康复室,女教师与一个孩子面对面席地而坐,手持卡片正在练习“苹果”的发音。教了7遍,孩子急得满脸通红,却仍然发不出声来。老师半跪着把孩子的手拉到面前,就快贴上自己的嘴唇了。“苹……果……”,老师说得很慢,但是每个字都带出很重的气息。感受到了这股暖暖的气息,孩子终于慢慢发出了模糊的声音:“苹……果……”老师一把搂过孩子,两个人都笑了。

  “老师通过说话时气息的喷射让孩子们去感知,帮助孩子们练习发音。教有语言障碍的孩子发音特别需要耐心,有时候一天能掌握一个字的读音就很不容易了。”校长滕金鹰介绍说。

  被称为“博爱的校园,残儿的乐园”的阿拉善特殊教育学校里生活着一群特殊孩子。该校成立于1995年,是盟内唯一一所承担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的育智学校。2008年正式更名为阿拉善特殊教育学校。学校先后有4人被评为国家级先进个人和特殊教育园丁奖。学校占地面积达25440平方米,建成了崭新的教学康复楼、学生餐厅和宿舍楼。学校还专门在操场边辟出一块地,种上了苹果、红枣等树木。

  滕校长说,针对孩子们的各种不同情况,学校进行针对性的康复教育,包括语言障碍康复、孤独症康复、肢体康复、脑瘫儿康复、多种残疾综合康复等等,并对具有特长和个人爱好的孩子给予鼓励,进一步开发和发展其专长。

  在一间贴满美术作品的教室里,十几个画画儿的孩子在老师的示意下向记者打着招呼。滕校长走到一个胖嘟嘟的小男孩旁边说:“这是我们的画画小天才,看几眼就能把你画出来。他可是得过全国残疾人青少年绘画作品优秀奖呢!”

  午饭后,电教音乐老师冯登武给孩子们端来一大盆葡萄,这是滕校长的朋友王国峰专程给孩子们送来的。在发葡萄前,老师要求孩子们必须把手洗干净。在学校里除了能学到知识外,还能学到良好的生活习惯。领葡萄的时候,年龄大一点的孩子总是让着弟弟妹妹,把个大的、颜色鲜艳的葡萄让给年龄小的。

  “这里的孩子都很单纯,很懂得关心人,每次下课后,很多孩子要跑到办公室里,问老师嗓子疼不疼?喝水了吗?上课前,都抢着跑来帮老师拿东西”。他们很渴望和别人交流,特别是聋哑班的孩子,只要看到老师们说话,他们就在一旁盯着你的嘴,自己练习说话。

  “孩子毕业后,我也不愁了。”躺在床上接受孩子按摩的家长高兴地说。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学校摸索出了一套“教育、康复、就业训练一体化”的办学模式,根据残疾类别及市场调研情况,开办了4个职业班(洗车、按摩、玉石打眼、擦鞋),还开展了丝网花制作、编织串珠制作、特奥运动训练与家政服务培训等技能训练和职业教育相结合的课程。在编织串珠技能培训教室里,学生们编制的作品可谓琳琅满目,有糖果盒、花瓶、挂件、摆件,一棵玉白菜更是惟妙惟肖。教务处主任张海鹰骄傲地说:“学校在每年‘六一’儿童节或助残日活动之际都会面向社会进行拍卖,学生们的丝网花、串珠手工艺品很受欢迎。”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无论在教室或者楼道,在操场还是食堂,每遇到一个孩子滕校长都能准确地叫出名字,并关心询问一天的学习康复情况。“学校的孩子您都认识吗?”“不光是我,其实我们每个老师都认识孩子。”

  “爱自己的孩子是天性,爱别人的孩子是崇高,爱特殊孩子是伟大中的平凡。”滕校长的一席话也道出了阿拉善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宗旨——爱护残障孩子的一切。

  结束采访时,记者在过道里碰到了来看孩子的家长王女士,她边说边掉眼泪:“孩子10岁了,在家的时候什么都不会,就知道哭,爱啃手指头,把鼻涕往胳膊上抹。来这儿一年了,现在孩子清清爽爽的,知道兜里装着纸擦鼻子,还会说妈妈我爱你……”看着院子里正开心玩耍的孩子们,记者知道,他们的世界里也许没有声音,也许没有色彩,也许无法与人正常沟通,但他们的世界并不缺少爱,不缺少快乐。(记者 达古拉 通讯员 毛图门)

[责任编辑 哈丽琴]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端午粽飘香
练舞技
清风雅韵扇面展
回民干娘
芍药绽放 花海和林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电话:0471-6659743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端午赛龙舟
老牛湾的颜值提升了
 
【专题】详解内蒙古“十三五”规划
【专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