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网评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网评】官员不能利用“朋友圈”谋私利
内蒙古新闻网  15-04-14 09:19 打印本页 来源: 中国青年报  
 

  江苏省委近日下发文件,出台从严管理干部20条具体措施。其中,“严格规范干部社会交往、生活交往,不允许利用同乡会、同学会、同事会、战友会等搞相互提携、互通款曲,严肃查处干部传谣、造谣行为”等条款,把管理延伸到社交圈、生活圈,加强对干部8小时之外的监督。(《人民日报》4月13日)

  一段时间以来,不少落马官员自曝,其失足落马多与日常的各种圈子有关联。比如,南京市原市长季建业,其九成受贿赃款来自3名朋友,他在法庭最后陈述时表示:“回过头来看,我的主要问题发生在一个20多年的朋友圈。”而贵州省委原常委、遵义市委原书记廖少华也未能跳出这样的“腐败俗套”,即便到了法庭上,他依旧自称是被身边“朋友”拉下了水。

  其实,官员落马本质上仍在于个人底线的失守与价值观的扭曲,先有官员在对待权力、金钱等问题上的摇摆不定,然后才会在“朋友”、“同乡”、“下属”、“战友”等人际关系的侵入下,屡次实现权钱交易、利益输送。

  将个人贪腐归咎于各种社交圈、生活圈,尽管未必全是卸责,至少也是在部分推脱个体的责任,并不足取。贪腐就是贪腐,落马官员首先应该检视的,是自己为什么会丧失警觉,一头扎进以权换钱的泥淖而不能自拔?

  江苏省此番严管干部的社交圈、生活圈,将管理触角延伸到官员的8小时以外,不是对官员私生活的粗暴干预,更不是不允许官员有正常的人际交往,而是一种“为官有所不为”的善意提醒与警示。

  这种措施能不能真正起效,关键点其实并不在于让官员远离同乡会、同学会、同事会、战友会等场合,而在于官员自身能不能禁得住利益诱惑,能否管得住自己手中的权力。一方面,并不是所有的人际关系都是负能量,也不是所有的人际关系都必然通向腐败,只要官员分清公域与私域,边界清晰,人际关系就可能是积极和健康的,甚至还有可能有助于其调查研究、接触实际。

  另一方面,除了禁止官员与“朋友”相互提携、互通款曲之外,还应该辅以严格的制度,以避免决策于私门、私人。这就要求尽快完善对权力的监督与约束,在选人用人制度、经济运行制度等方面,明确相关程序,扩大信息公开,畅通监督举报的渠道,务求公开透明,只有这样方才可能减少个别官员私下干预的可能。

  说到底,权力本身往往有着“任性”的冲动,即便不是为了贪腐,也会产生某种脱离约束的力量。惟有多画一些“圈儿”,多一些眼睛盯着,做到权责相当,方才有可能驯服桀骜不驯的权力。 (胡印斌)

[责任编辑 王美花 ]

培育脱毒马铃薯
接春羔
人勤春来早 绿化早...
乳业博览会开幕
夕阳乐园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鸟类的天堂
文化墙上的故事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