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科教文卫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禁补令”下:一堂纠结的“补习课”
内蒙古新闻网  15-07-29 15:04 打印本页 来源: 呼和浩特日报  
 

◎难禁的背后  

记者从自治区教育厅了解到,自治区今年将进一步加大对中小学有偿补课问题的治理力度,强化主体责任,以盟市为单位集中开展专项治理,把治理有偿补课纳入教育督导和责任督学范畴挂牌督导。

前不久,市教育局也出台规定,要求我市各级各类学校严禁补课乱收费行为。

然而,在升学率仍是学校命脉、分数仍是升学的硬杠杆下,家长的需求都使得有偿补课难以根除。

该信谁?家长之问,是望子成龙的心酸和迷惑;该信谁?老师之问,是教育教学的尴尬与不解。但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穷啥不能穷教育”,采访中记者发现,这是很多家长对于反补课论的态度,也反映出目前家长群体盲目追求孩子学习成绩的畸形价值观。

“有偿补课加剧了应试教育的不良竞争。”公职教师校外补课为何屡禁不止?有着近40年教龄的自治区高级教师刘致华认为原因有四,“首先是升学压力与竞争,应试教育在短期内难以消除,学生进入重点大学的比例有限,为获得高考胜利,聘请教师补课成为必然;其次是经济利益驱动,市场经济环境下,教师和教育本身受市场利益影响。公职教师为增加收入,加入有偿家教行列;第三是优质教育资源短缺,一些薄弱学校的学生希望得到名校教师的家庭辅导;第四是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现在家庭独生子女居多,家长希望孩子能掌握更多知识,以后成才立业。”

“部分学校扭曲的功利观、个别教师不当的名利观和家长畸形的价值观,导致了学习需要额外‘进补’的错误想法。”刘致华对此深有感触,“这种根深蒂固的‘进补’想法,也与应试教育的老旧思维有关,因此,只有把素质教育推行得更彻底,才能让其失去生存的土壤。”

采访中记者也了解到,受到现有的考试评价体系的影响,很多学校、家长都形成了“分数至上”的认识,一些家长让孩子从小学开始就接受补课,把补课当成学生获得好成绩进而能上好学校的“阶梯”。

“教师的薪酬体制和管理体制也存在不足。”一位曾当过兼职补习老师的在职教师告诉记者,目前,教师的基本工资属于政府定价范围,教师之间差别不大,难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而家长往往喜欢找表现好的教师补课,这就使补课老师的收入明显高于不补课的老师,长此以往,导致不补课的老师心理不平衡,以致大家都选择了给学生补课。

“之所以会如此,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家长和学生有这一需求。这就给有偿补课提供了市场。”刘致华认为,学生、家长、教师和学校都有着很多客观的理由促成补课市场的蓬勃发展。“一方面,学生家长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愿意出钱,甚至出大钱,希望通过给孩子补课、‘开小灶’来提高成绩,对比社会上的教育补习机构,他们更相信具有教学经验的在职教师,由此产生了巨大的需求;另一方面,教师的工资水平较低也是不争的事实,有偿补课报酬丰厚,一个假期可能就能抵一年的工资,由于现实所迫,总会有人禁不住诱惑;最重要的一方面,还是在教育资源紧缺的大环境下,应试教育对学生、家长、教师的压力和禁锢,迫使他们‘唯分数论’、‘填鸭式’的教学虽然能造就高分数,却成就不了高素质。”

“有偿补课危害多多,它不仅会加重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而且会异化师生关系,破坏教师的整体形象,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 影响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公平。”邢利娅表示,禁止有偿补课,只做到“禁”还不够,“禁”只治标,还应做到“疏”,“疏”为治本,标本兼治,方是良策。

◎如何“降温”

每年,教育部门都会三令五申禁止学校补课,然而单靠行政命令难以解决补课多的问题。对此,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杨伊生则表示,只有继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动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促使学校形成更多元的学生评价体系,让每位学生能够沿着自己的优势和潜能发展,才能真正做到“禁补”。“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特点,学校及家长不能一味地用分数高低去判断学生优秀与否,单一的评价体系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伤害。学校管理者、老师、家长不要那么过分看重分数和排名,要学会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毕竟社会上各行各业都需要人才,而不需要只会考高分的学习机器。”杨伊生说。

邢利娅则表示,在教育观念上,不妨看看一些拥有世界一流大学的发达国家,这些国家对于孩子的教育更倾向于能力的培养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假期生活的安排也多是探索和实践类的,不仅丰富多彩,也可以增长见识,学生可以获得学校里难以学到的东西。

[责任编辑 魏莉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套马汉子
夏天到草原来看云
油菜花田赏美景
中蒙油画展开展
欢乐草原行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油菜花开
盛夏草原美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