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科教文卫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禁补令”下:一堂纠结的“补习课”
内蒙古新闻网  15-07-29 15:04 打印本页 来源: 呼和浩特日报  
 

“学生和家长依然受应试教育和考分的钳制,大家都想上重点中学、名牌高校,可优质教育资源有限,竞争在所难免。”刘致华认为,“禁补”的关键是提升教育水平,均衡教育发展,只有基本满足全民的需要,问题才会迎刃而解。而增加优质教育资源,归根结底就是增加教育投入和提升教师水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在此目标未能实现之前,补课自然是多数家长最简单、最省心,当然也是最无奈的选择。要想彻底遏制补课现象,需从根本上推进招生制度改革,真正实现素质教育,让分数不再是衡量中高考的唯一标准。”刘致华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一些家长希望,学校能出台奖励机制,激发教师的积极性,让其专心于学校教学。同时,也希望能打破长期以来“唯分数”的考试选拔标准,不要过于看重分数,让学校、老师、家长和孩子都“不需那么累”。

“首先学生家长应转变观念,分数并不能代表一切,理性看待分数,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才是最重要的,应积极引导孩子发展兴趣,培养爱好,使其快乐健康地成长;另外政府应加大教育方面的投入,丰富教育资源,提高教师待遇,‘衣食足而知荣辱’,解决教师的现实生活问题,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最重要的还是深化教育改革,改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让学生真正的减负,当然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政府、社会、学校等各方的长期艰苦努力。”杨伊生则认为,一味地禁和堵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有偿补课的根源在于考试选拔制度,“我们要考虑如何全面考查学生素质,这样学生就不会为了一张考卷而拼,补课就会降温;如果老师待遇提高了,课堂上就会全心全意教学生,学生也就不会去校外补课了——这些问题不解决,禁和堵的收效甚微。”

“暑期补课,是当前教育制度的衍生品,而停止补课,既不是一纸‘禁令’可以奏效的,也不是通过某个环节的努力就可以改变的。教育体制和人才评价机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唯有改变当前的人才观、教育观,改革当下的人才评价标准和选拔制度,才能最终让孩子们不被补课和成绩所捆绑,得以自由快乐地成长。”刘致华表示,孩子们的精力是有限的,单纯的“进补”只会导致虚不受补,引发其他的“并发症”,所以“禁补令”的落实难,难在观念之变,想要令行禁止,还需在“令”外下功夫。

(刘军 文/图)

[责任编辑 魏莉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套马汉子
夏天到草原来看云
油菜花田赏美景
中蒙油画展开展
欢乐草原行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油菜花开
盛夏草原美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