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全覆盖”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有益实践
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在基层。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群众心里有杆秤,谁轻谁重心自明。老百姓讲,谁对我们好,我们就支持谁;谁让我们富、谁让我们面貌改变了,我们就拥护谁。“十个全覆盖”工程,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想在了农牧民群众的心窝里,办到了农牧民群众的心坎上,为农牧民群众带来了福音。我们必须把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有效载体,结合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农村牧区“两委”换届工作,进一步提升各级干部谋“三农三牧”事业、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转变机关的作风和形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夯实党在农村牧区的执政基础。
一是加强干部作风建设。认真落实自治区深入开展万名干部下乡驻村和五级示范抓引领工作部署,建立领导干部包联工作机制,盟委书记包联阿左旗、盟长包联额济纳旗、盟委副书记包联阿右旗,盟直部门选派108名干部、旗区选派960名干部包村联户,推动工程落实。旗区主要领导亲自上手,一个村一个村地走,一个村一个村地过,研究审定“十个全覆盖”规划。包联干部面对面与群众交流,实打实为群众服务,向群众宣讲政策,与群众交流思想,帮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以务实的工作成效和良好的工作作风,密切与群众的关系,增强做群众工作的本领,赢得群众的信任、拥护和支持。
二是锤炼培养选拔干部。把推进“十个全覆盖”工作的实际成效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注重在基层一线锤炼、培养、选拔干部。全面跟踪了解包联干部在行动中的实际表现,掌握包联干部在工作能力、工作作风、与群众的感情等方面的综合情况,切实把敢担当、肯吃苦、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选拔出来,安排到重要岗位任职;对作风不实、不作为、工作推进不力的干部该通报的通报,该处分的处分,进一步激发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增强干部队伍整体活力。
三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按照自治区党委“支部建起来、牌子挂起来、党旗飘起来”的要求,切实强化嘎查村基层组织建设。从旗直各单位选派优秀年轻党员干部到后进嘎查村和贫困嘎查村担任第一书记,推动后进嘎查村和贫困嘎查村转化提升。建立嘎查村级组织工作经费和干部待遇增长机制,逐年提高现职嘎查村干部基本报酬、正常离任嘎查村干部生活补贴和嘎查村级组织工作经费、党组织活动经费,强化农牧区基层组织基础。进一步健全服务体系,把服务重心放在帮助农牧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质量、增加农牧民收入上,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增强农牧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充分发挥嘎查村“两委”班子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和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工程顺利实施和后期长效管理提供有力保障。
四是发挥农牧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从工程的规划、建设到管理,自始至终建立农牧民民主参与机制,顺应民意、尊重民愿,不包办代替,不强迫命令,充分听取农牧民意见,发动农牧民、引导农牧民,最大限度地调动农牧民自觉参与、主动参与“十个全覆盖”的积极性,带领广大农牧民自己动手建设美好家园,让农牧民真正成为工程建设的主体、管理的主体和受益的主体,把“十个全覆盖”工程建成农牧民满意工程。
“十个全覆盖”是守土固边、维护边疆稳定的有益实践
阿拉善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与蒙古国的国境线长735公里,与甘肃、宁夏等省区的交界线长2179公里,守好土、固好边,维护好边疆安宁、长治久安,是我们肩负的神圣使命和政治责任。按照自治区实施“十个全覆盖”要着力在“全”字上用心思、下功夫的要求,从维护边疆安全稳定、长治久安的大局出发,把每一户居边农牧民都纳入“十个全覆盖”工程范围,把每项工作都做实做细做到位,让居边农牧民充分享受到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享受到党和政府的阳光雨露。
居边农牧民生活条件艰苦,守土固边责任重大,花在他们身上的钱再多也不为过。在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中,我们在确保居边农牧民享受原有优惠政策的同时,尽力加大投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在危房改造上,按照面积适当、设施齐全、宜居实用的要求,全部高标准建设砖瓦房。在用水保障上,安装净化水设备、太阳能热水器,让他们喝上干净水,洗上热水澡。在电力保障上,升级扩容风光互补系统,让他们能用上洗衣机、电冰箱。在广播电视通讯上,安装“户户通”卫星接收设备、卫星电话,让他们看上电视、听上广播、打上电话。在医药和生活日用品供应上,除一家一户配备小药箱外,采取流动服务车方式定期上门配送常用药品、生活用品,保障他们正常的生活需求。在社会保障上,适当提高补贴标准,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通过采取实实在在、差别化的措施,真正让居边农牧民安心留下来、生活好上去,真正成为守土戍边不倒的界桩,维护边疆安宁、长治久安不倒的长城。
总之,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农村牧区的贯彻落实。农村牧区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村容村貌、产业支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都抓好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就会实现。农村牧区的乡风文明程度提高了,村民遵法守法意识增强了,依法管理、依规管理就会上台阶,全面推进依法治盟就有了保障。农村牧区土地草牧场流转以及教育、卫生、文化和社会保障体制机制的不断健全完善,就会促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入推进。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村委会和村民监督管理委员会健全了,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了,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就会真正落地。 (作者系阿拉善盟委书记包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