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社会法制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内蒙古日盛民爆集团有限公司多年不履行《劳动法》
内蒙古新闻网  14-03-24 10:54 打印本页 来源: 北方新报  
 

  为何多年无人管?

  3月21日上午,记者来到日盛民爆公司进行采访,在办公室记者并没有见到该公司的负责人,在办公楼里的其他工作人员也不知道负责人在哪里。当日下午,记者又来到凉城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在该局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大队长冯国亮就此事对记者说,日盛民爆公司员工反映的问题现在社保局正与企业核定,核定完后单位该给员工缴纳多少保险就缴纳多少。职工与单位要想解除劳动关系,得到企业去协商,协商不成的可以进行劳动仲裁或走法律途径。当记者问日盛民爆公司员工有200人左右,那么多人在近10年时间里没有与企业签订合同、企业没有给员工缴纳保险,难道劳动部门不知道?冯国亮说是因为企业没有给劳动监察大队提供完整的花名册。当记者又问,现在没有交保险的员工有多少时,冯国亮说他也不知道具体的数字,得去社保局问。记者问,劳动监察部门在员工投诉时为什么没有具体的数据……冯国亮并没有给记者正面的答复。

  因为凉城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分管社保的科室与监察大队在一层楼,记者从一位姓宋的副局长那里了解到,现在初步掌握日盛民爆公司没有给员工缴纳保险的人数有60多名。根据掌握的数字,凉城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正在与企业进行核算。但这么多年日盛民爆公司没有给员工缴纳保险,这位宋副局长说是企业没有提供完整的花名册造成的。

  采访完后,日盛民爆公司一些被待岗的工人对记者说,之所以协调不成,是因为企业只承认按社会平均工资的60%给我们缴纳各种保险。2009之前,日盛民爆公司员工的年工资在26000元左右,2009年之后工人的年工资在23000元左右。2009年之前工人的工资是高于社会平均工资的,按照法律规定,企业在2009年前应该给员工按100%比例缴纳保险,所以政府部门帮助员工与企业协商时员工不同意。为了弄清员工的说法,记者来到凉城县政府,因为分管副县长赵瑞不在,记者拨通了赵瑞的电话,电话中赵瑞让记者找凉城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田华了解情况。随后,记者找到了田华,田华副局长给记者的答复和前面几位领导的答复如出一辙。田副局长说,因为企业提供的花名册并不完整,以前他们并不知道此事,日盛民爆公司的员工进行上访后,局里才知道,现在正在解决。当记者问日盛民爆公司不签合同、多年不按法律规定给员工上保险的事件发生后,劳动部门是否派人到日盛民爆公司进行检查,检查还有多少员工没有按法律规定入保险或签合同等问题时,田华副局长说,局里每年都有检查。当记者提出能否看一下检查记录的要求时,田华副局长立即转移了话题。

  通过田副局长的介绍记者了解到,目前凉城县劳动部门只是要求日盛民爆公司处理好员工保险的缴纳,并没有按法律法规出具其他处理意见。

  3月24日,凉城县工业经济委员会的樊剑峰主任来到本报对记者说,按有关规定,早在2010年,民爆企业一条生产线不能超过13人,2013年又规定民爆企业一条生产线不能超过9人。县政府为了不让工人下岗,曾经协调过,希望企业不要裁员。对于日盛民爆公司员工缴纳保险及签订劳动合同的事,县里曾经有人提出过,但一直没有解决。现在凉城县共有规范企业12家,其中只有一家是国企,其他11家都是民营企业。

  樊主任同时给记者带来了一份凉城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出具的关于郑志勇等人反映要求日盛民爆公司补偿相关待遇问题的答复意见,该意见是以处理信访函件的方式答复的。对于工人提出的解除劳动关系,凉城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认为信访人应该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对于公司应该补交的五险现正在核实阶段,核实完后办理补缴手续;信访人反映支付经济赔偿问题,建议信访人通过劳动争议仲裁程序或司法程序解决争议。  (记者 高志华)

[责任编辑 杨文娟 ]

内蒙古代表风采
园丁爱生活 温馨沁...
工作在一线的“靓...
跟台湾空姐学礼仪
中小学生走上街头...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人勤春来早 田间耙地忙
汇英才·聚青城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