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鄂尔多斯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鄂托克旗其劳图村81户农牧民将告别饮水难
内蒙古新闻网  15-07-02 15:39 打印本页 来源: 北方新报  
 

为多存水家家户户都有自制水泥窖

村民家的存水桶

抬出大水桶,准备去拉水

一处专门卖水的深水井

随处可见拉水车

村民从集雨窖打水准备饮羊

已经废弃的旱井

  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蒙西镇其劳图村属于典型的硬梁干旱地区,农牧民居住分散,水深200米以上,饮水半径在10公里左右,现有水井仅可供20户人、0.5万头牲畜正常用水,人畜饮水困难是村里的主要问题。本报刊发了“鄂托克旗蒙西镇其劳图村期盼爱心井”的消息后,在其劳图村引起不小的轰动,村民们盼望“蒙牛爱心井”工程能早日实施。近日记者来到鄂托克旗蒙西镇其劳图村对这里的缺水情况进行了采访。

  到距村20公里外拉水

  在其劳图村,记者不时看到三三两两的村民开着水罐车去拉水,村民候世平告诉记者,平时他家吃水要到20公里外的地方拉,来回一趟就需要三四个小时,他家拉了20多年的水,等到新打的井出水时一定要好好庆祝一下。

  村民王建宽对此也深有感触,他说:“近年来,村子里十年九旱,特别是夏天连续高温时间较长,家里300多只羊、2头猪等牲畜家禽每天就得饮用将近1吨水。由于我家住在村子的边缘地带,距离最近机电井也有18公里,买水得花钱,三轮车加油、修车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且拉一回水来来回回就得4个多小时。现在就盼着能早点打井,好让我们每天不用再去奔波拉水了。”

  现年65岁的王大爷,由于子女均在外地打工,自己又不会开车,只能央求附近的邻居来解决家里的人畜饮水问题,常常是喝了上顿没下顿。王大爷忧虑地说:“吃水的问题一日不解决,我晚上也睡不好觉。”想到一合闸就上水的机电井,王大爷笑呵呵地连说:“好!好!好!”

  鄂托克旗水利局技术人员说:“我们已经对其劳图村水源情况进行了测量,这个村子水量充沛、水质优,完全适合打井作业。如果开工的话,过不了几天,村民们都能喝上深井水了。”

  农牧民的生活不能苦等天降甘霖,科学、合理地开采水质优良的地下水,建立健康的取水系统才是当务之急。近年来,鄂托克旗以“十个全覆盖”工程为抓手,把改善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完善农牧区基础设施设备当成城乡统筹发展的大计来抓。由于该旗人口分散,再加上气候干旱,地下水比较缺乏,特殊的地理环境造成了一些农牧民因缺水生活困难。鄂托克旗党委宣传部在了解到蒙牛集团和《北方新报》携手推出“蒙牛爱心井”大型民生工程后,多次前往北方新报社积极联系,并将工作人员请到鄂托克旗,深入到农牧户家中,实地感受缺水给鄂托克旗农牧民生产生活带来的不便。

  吃水终于有了盼头

  “我们村终于有希望喝上甘甜的水了,以前没钱打深井,村民们只能喝浅井水,水量少,水质不好,还经常被污染,村民们苦不堪言。尤其是夏天干旱少雨,集雨水窖没水,为了解决牲畜的大量用水需求,村民们要跑到十几公里以外的地方去拉水,不仅不方便,而且买水、运水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这下总算有了盼头。”在其劳图村,当村民们说起缺水的事情,大家不停地向记者吐苦水。

  对于鄂托克旗蒙西镇其劳图村的村民来说,当知道由《北方新报》和蒙牛集团共同推出的“蒙牛爱心井”民生工程将要在村里打井时,村民们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蒙牛集团和《北方新报》以实际行动帮助农村牧区群众摆脱干旱的困扰,作为此项民生工程受益者的其劳图村81户农牧民将告别缺水的日子,喝上放心水。

  据了解,鄂托克旗蒙西镇其劳图村自然条件恶劣,气候干燥,夏季气温偏高,年降雨量不足160mm,但是年蒸发量超过4000mm。该村共有常住人口101户、238人,牲畜1.7万头(只)。因农牧民居住分散,取水深度在200米以上,现只有13眼机井,仅可供20户人、0.5万头牲畜正常用水。且该村没有统一供水系统,农牧民生产生活用水仅靠浅层地表水井取水,在干旱时81户农牧民需要到距离村子10~20公里以外的地方拉水,人畜饮水困难问题不仅影响村民的生产生活,更制约着当地的经济发展。

  描绘

  幸福生活

  在鄂托克旗党委宣传部和水务局的协助下,蒙牛爱心井工作人员先期深入鄂托克旗进行了考察,并且结合当地人畜饮水现状及水文地质调查情况,初步选定在蒙西镇其劳图村实施“蒙牛爱心井”民生工程。

  据鄂托克旗党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确保“蒙牛爱心井”这一民生工程保质保量顺利建成,鄂托克旗有关部门积极行动、大力配合,从各方面给予方便。其劳图村的村民们对记者说:“我们很高兴,终于盼来了这一天。干旱缺水已经成为农牧民生产生活中遇到的最大难题。但是,在不久的将来,这一难题就要被蒙牛爱心井'解决了!”

  蒙牛爱心井即将甘泉喷涌,开心的不仅是村民,蒙西镇党委书记乌尼尔更兴奋,因为他心中酝酿着一盘更大的棋。乌尼尔告诉记者,有了爱心井,其劳图村就有了发展前景,由于该村距离草原敦煌阿尔寨石窟较近,可以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农家院、牧家乐,还可以搞养殖业,以后还想引入虫草鸡养殖。乌尼尔神采飞扬,他为村民们描绘了一幅农家生态旅游的动人画卷。(记者 梁 波)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室内自驾游
长卷献给党
新创歌曲唱响草原...
倡导低碳节能
机械化养殖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草原之星”抵达乌拉盖大草原
夏日草原套马表演展风情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