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全覆盖”:惠民生、补短板、促协调、重共享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就在于“全面”二字上。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多次提到补齐短板这样的话语,还特别强调:“谋划‘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全力做好补齐短板这篇大文章,着力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在前、重任在肩,“三农”工作的高度和重要性前所未有,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全国各地积极响应中央的大政方针,大力推进“三农”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齐短板。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各地情况大不相同,各地区也在积极探索、勇于改革、因地制宜地促进本地区的“三农”工作。
对于内蒙古来说,要想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农牧业的发展、农村牧区面貌的改善、广大农牧民的收入增加,都是避不开、也绝不能避的问题。一段时间以来,内蒙古经济社会虽然发展迅速,但因为历史欠账的原因,农村牧区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保障等方面不尽如人意,农牧民的收入也和城市居民有较大差距。这些短板的存在,不仅让广大农牧民群众的幸福生活打了折扣,限制了农村牧区民生事业的发展,也是内蒙古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路上必须要搬开的“绊脚石”。
2014年0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指出“我们党员干部都要有这样一个意识: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只要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憧憬还没有变成现实,我们就要毫不懈怠团结带领群众一起奋斗。”
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就是我们党和政府最大的动力。从2014年开始,内蒙古计划用3年时间,在全区推广实施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内容包括:农村牧区危房改造、安全饮水、嘎查村街巷硬化、村村通电、村村通广播电视通讯、校舍建设及安全改造、嘎查村标准化卫生室、嘎查村文化活动室、便民连锁超市和农村牧区常住人口养老医疗低保等社会保障这十个工程,旨在改变农牧区生活面貌,增加农牧民收入,促进农牧业发展。
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是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举措,是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的重大部署。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既是系统全面地补足农村牧区这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确保内蒙古与全国同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力抓手,也是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
也许很多人觉得,“十个全覆盖”这样一个大工程,肯定是非常“高大上”,但事实上,“十个全覆盖”就是十项细密的惠民政策,将触角延伸到了农牧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关心的是农牧民住的房子怎么样,喝没喝上放心水,用没用上电,村里的路好不好走,买东西方不方便……千万不要小看这些细节,内蒙古正是用看似细小的民生细节,为农牧民的幸福加码,织就起一幅农村牧区新画卷。
实施“十个全覆盖”之前,一些农牧民住的还是土坯房,喝的是井水,走的是泥土路……生活质量大受影响。有村民编了句顺口溜:“庄户人最怕下雨天,尤其怕下连阴雨,一来担心房子塌,二来得等水净化,三来路上泥洼洼”。随着“十个全覆盖”的实施,农村牧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绝大多数农牧民住上了砖瓦房,喝上了自来水,走上了水泥路,用上了常电,还看上了卫星电视,这些细微改变开始汇聚成改变农村牧区面貌、改善农牧民生活的强大“暖流”。有农牧民又编了一首三句半:“村村通电家家亮,家用电器都用上,杀猪宰羊有冰箱……”从过去的顺口溜,到现在的三句半,“十个全覆盖”给农牧民带来的改变,可见一斑。
“十个全覆盖”妙就妙在一个“全”字上,也就是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社会保障等方面都要全面推进,一样都不能缺;农区、牧区、林区、垦区的嘎查村都要全面建设,一个都不能少;农民、牧民以及林区垦区的职工都要全面覆盖,一户都不能落下。事实上,“十个全覆盖”实施到现在,除了向农村牧区提供水、电、路等公共产品,还延伸了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补齐了农村牧区的短板,夯实了农村牧区的发展基础。可以说,“十个全覆盖”如同一把“金钥匙”,开启了内蒙古农牧民脱贫致富、建设全面小康的新路径。
通过“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实施,内蒙古各级党委、政府对农村牧区加快全面小康进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在财力、人力、物力等方面采取了更加具体有效的措施,重城市轻农村的思维惯性得到极大扭转,各地把“十个全覆盖”工程作为“三农三牧”工作的有力抓手,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办法,“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的理念在无形中得到了最充分的贯彻,激发了农牧业的发展活力、农村牧区的要素潜能和农牧民的创业热情。此外,在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中,各级各地牢固树立产业主导理念,培育形成一大批有特色、有市场、有前景的富民产业,为农村牧区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培育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创造了有利条件。“十个全覆盖”工程成为内蒙古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十个全覆盖”工程是内蒙古成立以来对农村牧区投入规模最大的民心工程、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还是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工程、保障工程。2015年,仅仅是“十个全覆盖”计划三年中的第二年。第二年就已经让农牧业、农村牧区和农牧民生活有了如此巨大的变化,不由得让我们更加期待“十个全覆盖”的第三年。我们坚信,随着“十个全覆盖”的深入实施,那些从民生细节中慢慢积聚起来的点滴而持久的改变,最终必将汇聚成提升农牧业发展,改变农村牧区面貌、提升农牧民收入的磅礴大力,为内蒙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增添一个分量十足的“砝码”。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蕴含了我国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只要我们心系“三农”,上下齐心,共同努力,补齐短板,让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收入增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能成真。 (执笔人:李振南 杨慧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