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道20号|平绥铁路线上的“西北往事”(四) 乘着火车去“口外”
内蒙古新闻网  20-06-18 11:33  【打印本页】  来源:包头晚报

  归绥站

  ◎白文宇

  “二姑舅捎来那一封信,他说是那西口哎好收的成”,这是二人台《走西口》中的一句唱词。对于农民来讲,还有什么比好收成更具有吸引力呢?晋陕人就这样以宗族关系为纽带、以地域关系为互助,浩浩荡荡地踏上了西口路。

  坐火车从山西吕梁到包头,只不过是六个小时,但在两百年前,我们的祖先却跋涉了几个月甚至半年才到达了口外草地。其中的辛酸和苦难,我们这些走西口的后人们已经难以想象,只有在晋陕民歌中的唱词中能体会到:“翻坝梁,刮怪风,两眼难睁;小川河,耍一水,拔断儿根。东三天,西两天,无处安身;饥一顿,饱一顿,饮食不均。住沙滩,睡冷地,脱鞋当枕;铺芨芨,盖星宿,难耐天明。遇传人,遭瘟病,九死一生;沙蒿塔,碰土匪,险乎送命……”一段段悲切的民歌已经湮灭在岁月的深处,那条用几代晋陕人的汗水、泪水、血水在草原荒漠上铺就的百年谋生路,成为一道深刻的历史印记。

  民国年间,洪水、干旱、虫害等自然灾害频频在“口里”地区上演,庄稼经常颗粒无收,农民到了食不果腹的境地,再加上军阀混战,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而西口外的绥远的确是一块好地方,大青山南麓的冲积平原是绥远省的粮仓,土默川、大后套土壤肥沃,一望无垠的草地比起晋陕的山沟沟是多么让人心旷神怡啊!

  从明末到民国,不论是偷偷出走还是政府鼓励,“西口之路”从来就不是一条容易走的路。两百年余来,多少走西口的人靠一辆推车或两个箩头、一根扁担、一副挑子,前挑孩子,后挑家当,挑着全家的希望,一步一步走向塞外。在没有移民减价火车票之前,只有少部分人从中原直接坐火车到绥远,多数想到蒙地谋生的内地汉人都像祖辈们一样跋山涉水,经过重重关口,先经过缓慢的黄河水运再经陆路周转至目的地。

  早在1925年,北洋政府交通部即制定了由京绥(1928年6月随着北京更名北平而改称平绥)铁路发售移民减价票的规划。但为时不久,由于连年军阀混战,铁路忙于运兵,而导致收入锐减。外患频频,内弊丛生,更令铁路债台高筑,发售移民减价票便成为一纸空文。

  到了1933年6月,南京政府铁道部前法规委员会委员沈昌,派充平绥铁路局局长,为“振兴路务”,制定了包括恢复发售移民减价票的“复兴规划”。而此时国内开发西北的声浪日趋高涨,平绥铁路此举无疑顺应潮流。

  平绥全线通车之后,铁路局几次重新修订移民减价票的发售办法,为“走西口”提供便捷低廉的交通运输条件,商人、农民不必为传统方式所限制。“移民票成年人按普通三等车票价格的四分之一出售;12岁以上20岁以下的在成人票的基础上减半;移民的母亲、妻子和不满12岁之子女,一律免票。”和现今的学生票一样,移民减价票于每年的2月20日到4月20日出售。除了减价还发售小工票、行驶小工专列等,便于山东、河北、山西等地移民的往返。

  内地的灾民只要在原户口所在地登记个人及家庭信息,就能得到国家铁路移民补贴,乘坐平绥铁路列车迁往内蒙古西部地区,更方便、快捷,又避免了风吹日晒的赶路之苦。平绥沿线各车站每日都有成千上万的旅客打着地铺睡在月台上候车,只要有到丰镇、绥远、包头的三等火车,车厢、车头、车顶都坐满了旅客。归绥市的街头到处是从“口里”来的百姓,每一趟火车到站人们便蜂拥而出,年轻力壮的挤在出站口的前面,老弱妇孺却只能在月台前望人流兴叹,站里,箱子、行李、铺盖卷堆积如山,排队等着下车移民的人群更是从站里排到了归绥街市上。

  伴随铁路移民而来的是巨大的变革与冲击,新移民为绥远省带来了劳动力,也带来了资源和商机。铁路沿线的集宁、包头、绥远等地成为各类商品的集散交换中心,吸引着走西口的移民到此从事商业买卖行业,内地商人纷纷迁至铁路沿线的城镇、乡村以及城镇与城镇间的繁华地带去寻找更多的商机。正如史料所载,“平绥路通,交通便利,外埠雇主纷至沓来”,从丰镇、集宁,到归绥的大西街、大召前大南街和北门外,再到包头市的西前街,一家家商铺的分号不断开设……

  拉铁摩尔曾形容火车是“整个中国体制中所没有过的经济与政治力量的新产物”,确实如此,许多新鲜的消息和先进的工艺理念随着火车传播到铁路沿线各地,绥远电灯股份有限公司、包头电灯面粉股份有限公司纷纷成立,绿牌面粉、绥远五塔牌面粉远销平津地区,皮革业、面粉业、电器业实现了快速发展,铁路带动了绥远近代工业的兴起。


[责任编辑: 王彤]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