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时政新闻   
凝聚攻坚克难力量 激发干事创业热情——内蒙古“尽责圆梦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经验交流会发言摘登
 

  编者按

  深入开展“中国梦·尽责圆梦”主题实践活动是“中国梦”内蒙古篇章的重要内容,对于凝心聚气、强基固本,实现各族干部群众守望相助、打造北疆亮丽风景线具有重大意义。8月26日,全区“尽责圆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经验交流会在通辽召开。会上,通辽市委宣传部、乌海市委宣传部、自治区国税局、包头钢铁(集团)宣传部、呼伦贝尔学院党委宣传部作了典型发言。大家表示,要拓展渠道、创新方法,推动主题实践活动深入扎实开展。同时把主题实践活动融入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融入到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切实提高“中国梦·尽责圆梦”主题实践活动的知晓率、参与面、覆盖度和影响力,在全社会形成“人人感知、人人践行”的浓厚氛围。现将发言内容摘登如下,以飨读者。

  担当实干人人有责

李永刚

  通辽市紧紧围绕全市实际和中心工作,精心组织、全面动员,扎实开展“尽责圆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向全体市民提出了“责任、激情、担当、实干”的动员口号,在全市上下掀起了履职尽责、行动圆梦的热潮。

  精心组织实施,全面动员部署,“尽责圆梦”主题实践活动全面铺开。2013年,我市制定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尽责圆梦”系列主题实践活动的通知》,全面启动实施了“尽责圆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并进一步提出了在广大农牧民中开展“勤俭持家,致富圆梦”和在广大社区居民中开展“邻里守望,互助圆梦”两个主题活动,将教育活动的触角延伸到了农村牧区和街道社区。今年又创新性地提出了在家庭层面开展“孝老爱亲,感恩圆梦”的工作部署,已在全市逐步推开。市委宣传部、文明办通过报纸、广播、电视及网站等宣传阵地先后发出了“爱我中华,尽责圆梦,携手共建美好新家园”和“关于在全市农村牧区推进‘勤俭持家,致富圆梦’活动深入开展”的两份倡议书,动员号召全体社会公民积极投身“尽责圆梦”的生动实践。

  构筑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不断增强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全市上下广泛构筑“接地气”的活动载体,以“中国梦、我的梦、尽责圆梦”为主题的理论学习、主题宣讲、演讲比赛及各类特色主题活动遍地开花。市委宣传部、文明办举办了全市“中国梦、我的梦、尽责圆梦”主题演讲比赛,科尔沁区在街道社区相继开展了“两代表一委员”助梦行动和“在职党员认领微心愿”圆梦行动,市图书馆开展了“读书圆梦”青少年读书月活动......截至目前,围绕“中国梦、我的梦、尽责圆梦”这个主题,县处级以上党委中心组开展集中学习300余场次,组织宣讲1200余场次。

  营造舆论氛围,凝聚社会正能量,助推“尽责圆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向纵深开展。全市启动了“三个一百”活动,即在主城区建设100个社区图书阅览室、建设100个党报阅报栏、建设100个图书零售摊点等宣传阵地,利用媒体、出租车、公交车等载体制作播发公益广告,大力宣传“24字”核心价值观。以“科尔沁中心大讲堂”及基层理论大讲堂为载体,在机关、学校、企业、社区、农村牧区广泛开展“尽责为美”文化宣传活动,使“尽责为美”精神在社会公众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市文化局组织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采风,创作了一批以“中国梦·尽责圆梦”为主题的优秀文艺作品;开发区组织开展了“圆我中国梦”主题画展、“我的中国梦”主题班队会和“红领巾相约中国梦”入队仪式,制作了户外大型广告牌、建筑工地围挡广告8000余平方米。

  坚持围绕中心,强化活动要求,确保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通辽市委、政府针对农村牧区和街道社区的实际,分别建立了“市、旗镇、村‘四级联动’,打通服务农牧民群众‘最后一公里’”和“政情、社情、民情直通车,建设和谐幸福社区”的工作机制,21家职能部门承诺92件实事,从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具体事做起,全面践行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市政府办公厅以“规范、高效”为目标,实施了政务服务提质工程、政务效能提升工程、政务环境优化工程、事务规范管理工程、干部素质提升工程等五大工程,强化了政务、细化了事务,机关作风建设和工作效能建设得到了改进和加强。

  (作者系通辽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 哈丽琴]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端午粽飘香
练舞技
清风雅韵扇面展
回民干娘
芍药绽放 花海和林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电话:0471-6659743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端午赛龙舟
老牛湾的颜值提升了
 
【专题】详解内蒙古“十三五”规划
【专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