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道20号|“吉庆公”的百年传承
内蒙古新闻网  20-07-09 09:51  【打印本页】  来源:包头晚报

  产自包头市国营日用化工厂的老肥皂

  吉庆公造胰厂旧址

  包头市国营日用化工厂老照片

  约在1920年前后,马泽民投资2000银圆,在天津竹竿巷创立了吉庆公麻袋庄,经过几年苦心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在北平、上海、大连、沈阳各大城市都设有分号,并与日本商号有业务往来。马泽民交友甚广,号中具体事务委托其娘舅杨宝忠代理。杨宝忠到清真寺做“礼拜”时,结识了籍贯在包头的马贵。杨宝忠把从马贵处得知的包头一带风土人情、资源物产情况向马泽民作了介绍,他认为,包头地区牛羊油资源丰富,生产肥皂有充足的原料,而且包头一带尚无此类厂家,有着广阔的市场,于是产生了在包头开设肥皂生产工厂的构想,包头吉庆公造胰厂应运而生。

  01

  落脚包头

  1921年,马泽民于张家口开设吉庆公麻袋庄分号,生产麻袋麻刀,并增设生产肥皂的设备,开始进行肥皂生产的试验。

  最初,生产肥皂的设备较原始,包括一口钢板焊接的底径1米、高1.5米的大铁锅,以及一台脚踏式打印机和一些木质晾皂架等。主要原料为可备半年生产的牛羊油,以及脂肪酸、蓖麻油、亚麻油、花生油、棉籽油、火碱、碳酸钠、氢化钠、松香、樟脑油、香草油、皂黄、佛青、腊红等,以及其他一些香料、色素等原材料。

  肥皂生产开始后,张家口分号更名为吉庆公造胰厂,马泽民又增加了1000银圆的投资,并聘请张家口同发和米面庄经理回修和为代经理,招雇懂得肥皂生产技术的7名工人正式投产。没有多久,吉庆公生产的卫生药皂、大白条肥皂、快利肥皂问世。商品在张家口、北平、包头等地市场畅销,而以包头市场为最。

  1923年,平绥铁路通至包头。杨宝忠与马贵来包头,得知包头牛羊油价格低廉,而且属于市场上的滞销商品,就地取材十分便利,加之包头穆斯林较多,生产适合于回族使用的香皂和肥皂,前景可观,于是返回张家口与马泽民商量,两人一致认为在包头建厂的时机已成熟,决定立即动手筹备。

  不久,杨宝忠携款来到包头,在前街(现东河区胜利路)选定厂址,雇聘工人,名字仍叫吉庆公造胰厂,兼营麻袋业。具备建厂的基础条件后,马泽民又增资1200银圆,委托马贵、杨福成帮办,当年即见生产成效。为扩大再生产,马泽民再投资3000银圆,购置一套生产香皂的机器,并将厂名改为吉庆公造胰公司。新增绿牡丹牌蛋型香皂、花牌香皂、绣球牌香皂、白茉莉牌方型香皂等产品。以后,又增加了为日本商人定制包销的兴亚牌香皂。

  由于生产规模扩大,产品品种增多,质量稳定,业务范围愈来愈广。产品畅销北平至甘肃、兰州等西北市场,受到各族群众的欢迎。

  02

  铁蹄之下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在卢沟桥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不久,战争扩展至华北五省,包头也于同年10月17日沦入敌手。

  包头沦陷这年,吉庆公为扩大生产,迁厂址于今东长胜街西北角。不多时日,日军侵略者为了镇压包头人民的反抗,拆毁民房,到处修筑碉堡,拓宽主要道路。特别是1939年12月,傅作义部发动包头战役,部队从西北门攻入城内,当时包头没有南北直通的大街,日寇因不能迅速调集机械化部队北上吃了苦头。战后日寇将原前街富三元巷北的复生源、仁和、永德裕、德美斋四家商店拆除修成水泥马路,起名为“兴亚街”(今中山路),使富三元巷北与财神庙直通,打通从财神庙到今和平路北口的街道,起名“兴亚路”(即今中山路),将前街与富三元巷的丁字形格局改为十字路格局,以便其机械化部队快速行动,触角可以随时伸向包头各处。由于吉庆公新厂址正在拆除地带,业务和经营受到严重影响。

  吉庆公被迫迁址于老城南河槽54号院,暂行生产。由于几次搬迁,经济损失巨大,生产受到很大影响,再加厂内人员关系也出现裂隙,马泽民遂招回杨宝忠,聘用其盟弟王致祥为代经理,又从天津请来香皂技师刘树元接管技术,以图挽回被动局面。虽经百般努力,仍然毫无起色。

  1940年以后,日本侵略者在包头设立的统治机构已经健全,城内遍布统治网点,统治手段更趋残忍,军、警、宪、特横行无忌。生产和生活主要物资实行统购军用,工业原料和人民生活用品一概采取配给制。配给吉庆公的动物油、植物油、火碱、碳酸钠寥寥无几,无法满足生产需要。生产原料出现了严重危机,工厂的生产经营活动陷入维持局面。投资人马泽民认识不到帝国主义侵略的罪行,个人也没体会到做亡国奴所受的凌辱,单纯地认为生产不景气,是负责人经营不善,把责任归咎于经理领导无力,遂决定进行人事改组——另聘天津同德堂香油坊经理王雅泉为经理,河北省青县回族尹秀峰为副经理兼会计,原汉族会计李孔贤为财东代理人。人事变动后,企业职工8人,同心协力,生产稍有回升。但好景不长,在日伪铁蹄的蹂躏下,吉庆公只能半天营业,甚至不敢开门应市,为了维持生存,只好精减雇员,压缩开支。

  1945年8月15日,日军投降之后,傅作义部乘虚进入包头。1946年,蒋介石撕毁重庆谈判协议,向解放区发动军事进攻。我华北解放军为配合主力作战,派少数兵力围攻包头,并一度攻入官井梁一带。在这次攻城战役中,吉庆公造胰厂被炮弹击中,厂房炸毁,损失惨重。

  1948年年底,平绥铁路中断,货物不得外运,吉庆公同其他厂家一样,仅可勉强度日。

  03

  各奔前程

  自日本侵略者占领包头后,吉庆公厂址、人事几经变迁,以图扩大生产,发展民族企业。马泽民雄心勃勃、不甘失败,打算东山再起。他多方联络,到处罗致人才,但至日本投降,国民党接收包头时,吉庆公的生产经营始终没有得到大的发展。1947年年末,马泽民再度来到包头办理年终结算,他无视雇员们在日寇铁蹄下的艰难和在国民党反动统治下的苦楚,对经办人多有责难,引起工友们的严重不满,彼此发生争执,最后一拍两散,各奔东西。

  吉庆公造胰厂散伙后,尹秀峰等骨干人员自筹资金在老城民生街111号创办合众造胰工业社,最初仅有5人。后又请李孔贤投资参加,并推其为经理,尹秀峰为副经理兼会计。1948年,因业务关系,股东不和,尹秀峰自动退出,在今新太店巷独资创办恩昌油骨肥皂厂,生产恩光牌、兰花牌、新星牌肥皂。恩昌厂兼收牛材料骨及废骨等。固定职工包括尹氏夫妇共4人,其他为临时工。

  在这期间,马泽民及随他来包的二房夫人与技师刘树元三人坐守吉庆公,既不能生产,又不能脱身,几次托人请尹秀峰回厂重整旗鼓,均遭拒绝。一气之下,马泽民将张家口与包头两处企业全盘转手。

  1949年,包头吉庆公造胰公司全部转手,包头回族工商业者陈龄等人以每股500银圆、集资4500银圆接收吉庆公铺底,新厂主沿用旧厂名。陈龄任经理,李瑞符、王厚卿为副经理。1950年,招聘肥皂专家底适之为技师,公司正式投产。新吉庆公的产品畅销绥远各地,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同年第四季度,吉庆公将所占用的全部房产购回。次年,陈龄因病去天津就医,委托麻子权代行经理职权,麻子权与李瑞符意见不合,李瑞符自动退厂。两年后,麻子权正式担任该厂经理。

  1956年,吉庆公的职工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参加公私合营。合营后,当年职工总数达68人,年产量为121吨、产值达20万元。后来的包头市国营日用化工厂即是以吉庆公为基础发展起来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职工达254人,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其产品行销整个华北地区。(樊尚仁)


[责任编辑: 王彤]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