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拉齐县衙正门
萨拉齐厅城区管界图
1931年,萨拉齐的罂粟田。
萨拉齐,今土默特右旗政府所在地。关于萨拉齐名称的由来,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萨拉齐县志》及以后的相关文书中,统一解释为“务奶食者”,也就是提供奶食和奶制品的人。虽然这一名称距今只有270多年的历史,但这块土地却历史悠久。早在战国前,这里就有人类活动的遗迹。据史料记载,战国时,这里是赵国云中西界地区,西汉时为咸阳、犊和两县所据,北魏时为怀朔镇东南境,隋朝时设油云县,唐朝置云中守捉使,辽金时为云内州辖地,明嘉靖时成为土默特牧地。
萨拉齐地区在明代后期是土默特蒙古贵族或高级僧侣的属地,明隆庆年间,阿拉坦汗在多次求贡无果的情况下,决定招募汉民发展农耕经济,以解决粮食短缺的问题。到隆庆末年,土默特地区已有汉民五万,逐渐形成了聚居点。据一些学者考证,在今萨拉齐已聚居了不少为上层服务的牧民和汉族手工业者。蒙古族把这些聚居点称为库伦,汉族人则根据音译称为“圐圙”,所以在萨拉齐一词未出现前,人们把此地称为“察干库列”“查干库伦”“厂汉圐圙”“察干忽热”等。“察干”“厂汉”意为白色、圣洁、纯洁之意,故有学者意会此地应该是三、四世达赖等高僧的道场。也有人认为是白色聚居点,白色是指这个地方的城墙呈白色,而萨拉齐的城墙是在清同治七年(1868年)修筑,而这个地方已经叫察干忽热(厂汉圐圙),所以可以肯定不是因为城墙白色而得名。还有学者考证,康熙年间,因为这里曾经是驿站,被称为“西五十家”。
雍正十二年(1734年),清政府在这里设协理笔贴式,办理当地蒙汉事宜,这是史书中首次出现萨拉齐的地名。而在同年萨拉齐关帝庙所立的《新建关圣帝君庙碑记》中这样记载:“厂地本系边陲,近世渐沐王化……”,这里的厂地即指厂汉圐圙,可见当时只是官方文书中才称为萨拉齐。据当地老年人介绍,民国初年,人们依然把该地叫作“大圐圙”,因为在其东侧至今还有一处叫“小厂圐圙”的村。据内蒙古文史研究馆金峰教授考证,萨拉齐一词应该是满语官职的称谓,汉语可译为同知、通判等。而蒙古族史学家忒莫勒教授却认为,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萨拉齐才设为理事通判厅,同治四年(1865年)改设同知,所以萨拉齐的地名早于通判和同知出现。
萨拉齐,如果按照蒙古语解释,尚有同音异写的“沙尔沁”“萨拉沁”等,如果翻译成汉语,则有“挤奶员”“搬船汉”“房檐”等意思。《归绥县志》中将今土左旗的沙尔沁村写作“萨拉齐”,在《大清会典》中也将此村写作“萨喇齐”,因为该村位于什拉乌素河畔,意思便成为“放排夫”“搬船汉”。在今呼和浩特、包头、五当召等地还有不少叫沙尔沁的村庄,金峰教授认为这些地方才是“挤奶员”的意思。
早在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为开辟通往蒙古地区的驿路,范昭逵随兵部尚书范时崇,出杀虎口经归化而至乌拉特,所经之处都记录在他写的《从西纪略》中,该书将今包头市东河区的沙尔沁庙称为“萨尔沁召”。据此,忒莫勒教授认为萨拉齐一词应源于此。据相关史料记载,过去沙尔沁山腰的佛庙叫吉忒库(济特库)庙,因为那座高山就叫吉忒山,此庙是呼和浩特朋斯克召的属庙,后来人们把这座庙又命名为萨拉齐召,萨拉齐之名应源于此召,但其语种和含义不详。而按照《包头地名志》的解释,此沙尔沁是藏语“沙日查”的音译,汉语意思为白塔。
语音相近的历史地名如果只依据汉语字音是很难正确理解的,加之汉族移民在接纳蒙古语地名的同时,也根据自己的发音习惯进行改造,结果导致原生地名无法准确理解其意。地名讹传现象非常普遍。到光绪十年(1884年),萨拉齐改设抚民同知厅,萨拉齐也成为影响广泛的绥西第一大镇,于是就有了“萨拉齐的官管得宽,远至包五陕(包头、五原、陕坝),近至土默川”的说法。1912年,萨拉齐废厅改县。1950年,萨拉齐县人民政府成立,1958年撤销萨拉齐县建制,并入土默特右旗。如今,作为土默特右旗旗政府所在地,萨拉齐已经成为呼包鄂区域间的一颗璀璨明珠。
(周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