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道20号|银匠楼里的老包头记忆
内蒙古新闻网  20-12-24 10:40  【打印本页】  来源:包头晚报

  

  用来印制花纹的模子

  用来凿刻的工具

  民国时期的手工银饰品

  ◎张贵

  我家住东河区牛桥街巷,出巷口就是西河槽,西河槽北是一排家庭银匠楼,临街是玻璃窗,窗内挂着各式各样的银首饰,绚丽多彩。

  每当我路过这些银匠楼,就能听到“叮叮当当”锤制银饰的声音,至今记忆犹新。

  乾嘉年间,大量汉民“走西口”落户包头,包头村改为包头镇,山西人在包头开设的银匠楼亦出现,有据可查的有同治年间的宝聚西和万元号。

  光绪年间,包头的银匠楼迅速发展,不但有宝聚西、万元号,还有永集长、天聚号两家商号,不仅能铸马蹄形、草篓形元宝,还做各式各样的银首饰。其后,又涌现出源顺楼、万元楼、福合楼、天成楼、永恒楼、福顺楼、德成楼、三成楼、福义楼、和顺楼、天元义、德元义、天宝楼、义顺楼等字号。山西保德、大同等地的移民开设的银匠楼,遍及草市街、南河槽、西河槽、财神庙街等处,有二三十家。在大圪料街还有一山东人开设的天宝楼银匠楼,专门给银首饰镀金。

  民国初年,最有名的银匠楼是天元楼。山西偏关人刘澍,在光绪四年(1878年)考中举人,曾为直隶容城县知县。1920年举家“走西口”来到包头,在保德“相与”的帮助下,刘澍的父亲刘忠旺得到沙尔沁财主李恒资助,在包头前街开设了天元楼银匠楼,有银匠和徒弟20余人。刘澍则出任包头商会文牍员。

  民国时期,河北人时礼堂在老包头开设义生楼、永玉成,还有兴旺荣、义成楼、复义成、天长楼、永和楼等银匠楼。1933年,包头县制作金银首饰的商铺达到11家。

  山西大同人李狗猴家住南坨洞小四道巷,他有个特殊的手艺叫捏银锅子,即清理银中掺的杂铜,很多银匠楼都得求助于他。

  银匠楼与铸匠炉、铁匠炉、铜匠炉等组成金炉社,其祖师爷太上老君被供奉在金龙王庙内,每年农历七月廿二过社日,唱社戏,选社首。金炉社还在黄草洼建了座坟,使“走西口”的匠人死有立锥之地。

  包头银匠楼的银饰、银器光彩绮丽,琳琅满目。妇女带的耳环有耳坠环、三穗环、玉片银环、面条环、耳钉等。带银绳的小铃铛、头上插的金银凤凰、手上戴的各式银戒指,还有空心手镯、结实手镯、里扁外圆手镯、蒜头手镯、麻花手镯、镀金手镯以及小孩戴的“麒麟送子”“长命百岁”“丰娃娃”等银锁和小手镯。还有人们常用的银掏耳勺、银牙签、银镊子。银盾、银杯等还能当作礼物。

  还能制作销往蒙古族地区的手镯、戒指以及镶银鼻烟壶和贵族使用的银碗、银筷、银酒杯、银烟嘴等。

  包头是我国西北皮毛、粮食集散重镇,钱庄、银号甚多,各钱庄、银号都有天平、錾子,用来出售散碎银两,可供银匠楼购买。

  提炼银子时,先将杂银熔化,然后放入药物,使杂质上浮,银质下沉,取出上浮杂质,留下的就是纯银,倒入槽内即成银条。

  银匠楼的工匠和徒弟都要遵守严格的行规,公私分清,丝毫为重,保持人格,保证信誉,定下多少原料就必须生产多少首饰。银匠楼作坊里每天扫地的土都要堆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半年期满还会将该土出卖,分给徒弟们。

  银匠制首饰精益求精,其工艺首先为锤鍱,利用银极富延展性的特点,用小锤锤敲银块使之延伸展开为片状,再按要求制成各种器形和花纹。然后掐丝,将银细丝按照墨样花纹的弯曲转折,掐成图案,粘焊在器物上。最后采用各种大小纹理不同的錾子,用小锤敲击,使银器表面留下錾痕,并凿刻压印“福”“寿”“吉祥”等字样。最终形成各种不同的纹理,使银器表面形成多层次变幻的立体效果。

  有的银匠楼很重视质量,对银器和饰品会根据经验鉴别。将银器或饰品在鞋底上摩擦,见新碴后观其颜色。所谓“七红八黑九灰”,在成色上保证品相完美。

  银器、首饰的销售主要在城内的门市,很多家庭作坊都是前店后厂。除本市人购买外,还有后山、萨拉齐和包头周边地区的蒙古族群众进城购买。

  此外,各银匠楼还派人走街串巷推销,打听到哪家有结婚、订婚的就带上银器箱让新娘挑选,也有媒人带上银首饰让娘家父母看,然后约定彩礼钱。银匠楼还会找代理人推销银器。

  包头旅蒙商是龙头行业,他们走草地带上茶、糖、布等日用品到蒙古族聚居地销售,换取皮毛、牲畜等。而银首饰更是蒙古族妇女的必需品,旅蒙商带上各种银首饰,包括银镶玛瑙戒指、银镶鼻烟壶等,远走库伦、乌里雅苏台(前营)、科布多(后营)。

  银匠重人格,精技艺,制作过程一定要精益求精,凡一切细活,都交师傅制作,师傅要在作坊头(经理)监督下制作,哪道工序不合格都要返工,而返工是莫大耻辱。一代一代的技艺传承,铸就了包头的工匠精神。


[责任编辑: 王彤]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