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就自治区保险行业如何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精神,加快我区保险业发展等问题采访了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内蒙古监管局局长毋育生。
记者:据了解,《内蒙古自治区保险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将在近期发布,请您谈谈,贯彻讲话和《意见》精神,下一步我区保险业发展思路和目标。
毋育生:当前,全区保险业正在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和《意见》精神,我们将在深入学习领会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实际,把学习讲话精神与坚持科学监管、促进保险业平稳健康发展的中心工作结合起来,与落实保险业“十二五”规划的主题主线和保险监管各项工作任务结合起来,切实把学习效果转化为推动保险业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十二五”期间,是我区保险市场加快成熟、保险领域进一步扩展、保险服务不断提升的关键时期。下一步,内蒙古保监局将继续按照中国保监会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部署,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转方式、促规范、防风险、稳增长,充分发挥保险“经济助推器”和“社会稳定器”作用,加快保险业改革发展步伐,着力转变行业发展方式,健全完善保险市场体系,创新保险产品和服务,拓宽保险服务领域,努力推动全区保险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自治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优质服务和有力保障。
记者:目前我区保险市场总体情况如何,还存在哪些突出问题?
毋育生:随着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保险意识的提高,我区保险市场的发展非常迅猛。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区已有自治区级保险公司29家,另有2家公司已获得保监会的批准,很快将进入内蒙古市场。其中财产险公司15家、人身险公司14家、保险公司分支机构超过1700多家,保险从业人员超过8万人。到2010年末,全区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215.54亿元,年均增长28%,这一数字较同期自治区GDP增速高出4个百分点,较同期全国保险业平均增速高出3.4个百分点。全区保险业共承担各类风险13万亿元,累计赔款和给付212亿元,为2200多万人次提供了近2万亿元的人身保险保障,为人民群众未来的养老、健康积累寿险责任准备金243.53亿元,保险已成为服务民生、改善民生和保障民生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我区保险业起步晚,基础差,整体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对保险业的要求相比,与全国保险业平均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我区保险业的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三高一低”(即高投入、高成本、高消耗、低效率)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管理水平不高,部分公司追求短期效益,严重损害了行业整体形象;不讲诚信、理赔难、销售误导、弄虚作假等行为还时有发生;保险产品结构单一,创新能力比较薄弱。这些问题都制约了我区保险业的进一步发展。
记者:作为保险监管部门,如何从根本上采取措施解决销售误导和理赔难的问题?
毋育生:近年来,保险监管部门高度重视保护被保险人利益,通过加强公司内部管控,着力推进市场行为监管,推动公司不断完善理赔服务等具体措施,不断加大保护保险消费者权益工作力度。但社会反映强烈的销售误导和理赔难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从根本上治理销售误导和理赔难,一直是我们监管工作的重点。在治理销售误导上,我们将继续加强制度建设,通过规范化的制度来有效控制违法违规行为。我们对销售过程中的重点业务环节、重点业务领域、重点业务渠道等,都相继建立了规章制度。同时加大市场检查和处罚力度,强化政策的执行力。在解决理赔难上,我们要求公司不断完善理赔制度,优化理赔流程,简化理赔手续,保证理赔的时效和质量,引导行业建立统一的理赔服务标准和理赔纠纷快速处理机制等,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杜绝惜赔、拖赔和无理拒赔行为发生。
记者: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保险行业的重要职能。我区作为农牧业大区,如何充分发挥保险作用,服务“三农三牧”,实施民生工程?
毋育生:作为全国首批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地区之一,自2007年起,我区开始试点推广玉米、小麦、大豆和能繁育母猪等政策性农业保险,保险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又增加了温室大棚保险、生猪养殖保险、肉羊养殖保险、肉牛保险、蔬菜种植保险和葡萄种植保险等农业保险品种,并且进一步提高了政策性种植业保险的保额标准,这些措施有效加快了农业保险的推广步伐。2010年,内蒙古农业保险的保费收入已增至14.89亿元。各涉农保险公司共承保了小麦、玉米等农作物6469万亩,能繁育母猪、奶牛等牲畜77万头(只),为215万户(次)农牧民提供了风险保障195亿元。目前从补贴金额、保费收入和承保农作物面积等指标看,内蒙古的农业保险规模已位居全国各省之首。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落实保监会有关要求和自治区关于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的民生工程,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和试点品种,鼓励各地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保险试点。同时继续推进农村小额人身保险,不断扩大试点地区和覆盖范围,提高保险服务全区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能力。(记者 边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