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完好的矿井架和选煤楼
职工宿舍楼道里的安全警示语
废弃的绞车
远望河滩沟矿
初秋,我与好友驱车去探访我的出生地——石拐区河滩沟矿。我的童年在那里度过,至今离开已有40多年了。故地重游,物是人非,曾经的故居已荡然无存,童年的记忆也难以找寻,站在断壁残垣的故土上,远远望去,雄伟的选煤楼、高耸的井架依然完好如初,井架上的天轮似乎依旧一刻不停歇地旋转着。
河滩沟煤矿,位于群山和平原接壤地带的一条狭长的山沟里,占地3.5平方公里,是神包矿业公司(包头矿务局)当时很有发展前景的中型矿井,俗称四矿。
1955年至1957年,201地质队对河滩沟进行地质普查, 1957年7月,始建河滩沟竖井。1958年,曾露天采煤。1962年,因国家缩短基建战线,停建。初次建井时,是以年产60万吨井型进行安装设备,其间完成安装工程32项,永久性设备达780台(件)。1963年,由117地质队重新勘探。1965年,恢复建设。重新建井后,安装了东西风井主扇和380千瓦的电机,开拓了大巷和峒室后,补充安装了综合保护装置。还配备安装了皮带运输机、电机车等机电设备。1966年,由86建井处移交河滩沟煤矿,简易投入生产。1968年1月投产,正式生产原煤。1970年,河滩沟煤矿有2个采煤队、1个掘进队、1个开拓队。1971-1972年,东一采区建成移交,1975年又改东风井供风为西风井供风。同时,还配备了供、回、反风设备。“三五”“四五”时期,井下中部下山首次采用国产上海造电绞车一台。“七五”时期,副井配置了井底柔性罐座、井口罐笼与阻车器闭锁,后备保护和动力制动,绞车上也安装了动力制动。
矿井原设计生产能力为60万吨/年。恢复建设后,核定为45万吨/年。可采年限为40年。从建井至1986年,一直未达到年设计产量。该矿属高沼气矿井,瓦斯突出,煤层爆炸指数为28.3%。
1971年,因未采取荡浆预防性灭火,河滩沟煤矿中西部起火,造成停产。矿井自然发火期长达8-12个月。1972年,从红旗矿(白狐沟煤矿)调一采煤队。后增加了农民包工队、掘进队、开拓队各1个。由于发生瓦斯爆炸事故,二坑投产不久即下马,被迫进行改造、补整等工程。由于井筒置于煤层上,无法维护,生产后又增加了抽放和灌浆等系统。
1979-1990年,河滩沟煤矿矿井先后进行几次重大技术改造工程,逐步形成管理配套、机构健全,具有一定先进技术的生产矿井。1985年,经包头市、内蒙古自治区煤炭工业厅验收为“合格企业”。原煤生产量达到37.5万吨,利润59万元。但由于没有构成完善的采煤系统,原煤生产产量一直在20-30万吨之间徘徊。1990年,该矿在第二采煤队实行机组采煤,一次性采煤成功,年底产量突破30万吨。从建井至1990年,全矿生产原煤588万多吨,掘进133100米。有固定资产4302万元,流动资金15.5万元,职工总数2173人。2005年2月,河滩沟煤矿作为超瓦斯矿井被国家安监局和神华集团列入停产序列,同年3月关闭停产。
由于那时家离矿区近,儿时的我经常去矿区玩耍,高耸的井架、隆隆的机器声,工人们身着蓝色工作服,脖颈上围着雪白的毛巾,头戴钢盔似的矿帽,脚蹬长筒雨靴,地上地下充溢着欢腾和热力。如今,走进荒废闲置的矿办公大楼及职工宿舍,安全警示标语随处可见。在高耸入云的井架旁,我偶遇一位与父亲同龄、曾经在此工作三十年的老职工滕慕彦,据他讲,他们一家两代人都曾在这里工作。作为当时矿井的一名技术负责人,他为我讲述了河滩沟煤矿的发展史。“我忘不了这里的一切。今天一家人一起来这里怀旧。在煤矿工作,需要的是吃苦、耐劳、勇敢,这不是弱者的职业。当时,受工作条件所限,由于采煤工作面高度有限,有时矿工必须跪着或蹲着,拿着铁镐挖煤。30多年的风风雨雨,这里洒下了煤矿工人的辛勤汗水,凝集了煤矿工人的聪明才智……”
秋风刮起树叶的沙沙声,使我的脑海里闪现出一幅图景:灯光通明的井下巷道里,清脆悦耳的铃声响起后,一列列小矿车,拖着几十座连绵起伏的“金山”,风驰电掣般地飞向进口……(郭文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