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道20号|从手工作坊到国营大厂,打响包头企业改革头炮 “耐火厂”的改革回声
内蒙古新闻网  21-01-14 16:48  【打印本页】  来源:包头晚报

  陶瓷像章

  在东河区有一条以工厂命名的道路——耐火厂路,如今厂区已经拆除,变身为居民小区,但厂办公楼和俱乐部依然存在,当年的耐火厂烟囱林立、机器轰鸣、人来人往的情景仿佛历历在目。

  从手工作坊到国营大厂

  包头市耐火器材厂的前身是1948年私人创办的“新华瓷业有限公司”,地址在现在的东河区沙尔沁镇公积板村,从事作坊式手工生产。1949年12月,公私合营,更名为“新绥瓷业公司”。公私合营后,进行设备更新,并从河北省唐山市调进一批技术人员,产品质量不断提高。1951年,企业转为国营企业。同年,绥远省工业厅、包头市政府又投资,在东河区东河槽筹建新厂区(现东河区政府东侧)。1952年,企业迁至新址,并更名为绥远省造瓷厂,产品以碗、盘、壶等日用瓷为主,同时开始生产低级耐火砖。那时包头的企业还屈指可数,只有包头铁工厂、电灯面粉公司、自来水厂、皮革厂。

  1953年,国家投资新建厂房,增添设备,改手工摇轮成型为机轮加工,采用圆窑烧成工艺。1954年,国家投资扩建造瓷厂黏土车间。1955年,耐火厂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王金太铸坯小组提前一个月完成全年任务,受到自治区表彰,青年技术员梁贵柏利用地板黄代替三种黄色(深黄、米黄、杏黄),每吨成本比过去节约37%,并解决了变色和掉皮难题。1956年,耐火砖的年产量7636吨,比1952年提高14倍。1957年,企业正式改称包头市耐火器材厂,在支援包钢建设中,1958年耐火厂克服原材料困难,以木代铁做砖模,生产出包钢急需的耐火砖2437块。

  1962年,耐火砖生产陷于低谷,该厂重新发展日用陶瓷。1965年,这个厂实现革新项目106项,其中耐火砖生产重大革新项目有耐火砖隧道烧成工艺、耐火砖夹板成型机等,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减轻工人劳动强度。

  1973年,这个厂一分为二,以生产耐火砖的黏土车间为主,仍保留原厂名。以生产日用陶瓷的陶瓷车间为主,改称包头市瓷厂(后来的包头第一瓷厂)。

  管理办法曾在全区推广

  1979年,耐火厂生产经营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年终财务决算下来,耐火厂只赢利了七元一角一分。而1980年,耐火材料变成了滞销积压的长线产品,年初分配给厂里的订货任务,仅是全厂生产能力的4.2%。初步测算全年将发生亏损84万元,考虑到可能争取到的市场,加上主观上努力进一步算细账,全年仍得亏损69万元。3月份在全市计划会议期间,市财政给耐火厂定了40万元亏损包干任务,并签订了“超亏不补,减亏留用,三年亏损70万元”的包干承包合同。

  面对压力,耐火厂把计划生产与市场调节结合,开辟新的生产门路。首先对企业资金进行了控制,实行厂内货币流通券。为了加速资金周转,调动职工劳动积极性,又推行了“二级核算、三级管理”的二十四字方针,即“指标分解、任务包干、权责下放、单独核算、奖惩分明、严守合同”。这在包头市和自治区都是最早的一套比较完整的企业管理办法。它不但是企业经营管理上的一次重大改革,也是企业生存能力的一次大考验。

  年终决算下来,不但没有亏损,而且赢利了34万多元,加上财政补贴的40万,共赢利74万多元。1980年,产品销售利润为19.3万元,对外加工收入利润为45.6万元,1980年产品质量由二级品上升为一级品,合格率达80%以上,跨入全国同类产品的先进行列。

  “二级核算、三级管理”的办法推动了全厂的经济核算,解决了吃“大锅饭”的问题,促进了企业上短线产品,加速了资金周转,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三年承包共实现利润111万元,加上财政补贴70万元,共计181万元。1983年,他们这套管理办法在自治区范围内进行了介绍和推广。

  打响包头企业改革头炮

  1980年,耐火厂还利用50年代的旧镁砖车间,改造成一条年产10万平方米的釉面砖生产线,成功开发出152白色釉面砖。1981年,“鹿牌”152白色釉面砖投入批量生产,当年生产釉面砖15万平方米,打入香港市场,这是包头市第一家生产釉面砖的企业,当时包头的许多宾馆和饭店墙面铺设了这种瓷砖,给人以干净整洁的感觉。

  1984年,包头市耐火材厂又迎来新的机遇,成为包头市第一家实行厂长负责制的企业,打响了包头企业改革的头炮,在全市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当年的《包头日报》曾这样报道:“这个厂把原来的党委集体领导、厂长行政指挥、职工民主管理的领导体制,改为厂长负责制。这是我市实行厂长负责制的第一家企业,厂长是企业法人代表,对生产经营和行政管理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对其中重大问题有权决策,对这方面的规章利度的建立,修改和废除可作出决定或提出建议,对副厂长等厂级行政干部可提出任免,对中层行政干部实行管理、考核和任免。厂长保证国家计划的完成,要结合生产经营和行政管理工作,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关心职工生活,负责办好福利事业,要向党委和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并听取意见。这个厂从1984年7月27日宣布实行厂长负责制后,强化了经营管理,下放了权力、深化了内部经济责任制。下设技术开发、质量管理、人事劳动等十三个科室,给车间下放了人员调配、劳动组织改进、班组长任免、生产管理改进等十项权力。干部废除终身制,一般干部由厂长批准,不论中层领导干部还是一般干部,不能胜任者可随时撤换,工人由班组长挑选。”

  曾引进世界先进生产线

  后来耐火厂的厂长负责制经验在生产经营中不断完善,1984年,企业荣获包头市标兵企业称号,1985年3月2日,包头市决定全面推广厂长负责制。

  厂长负责制实施后,给企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企业的视野更加宽广。1987年,这个厂从意大利唯高公司引进具有80年代世界先进水平、年产90万平方米的釉面砖生产线,实现自动化生产。

  到1990年,拥有职工近2000人,产品有黏土砖、高铝砖、硅砖、镁砖、轻质砖等五大类、几十个品种。釉面砖产量114万平方米,创利润百万元,企业获全国行业质量评比优秀奖。耐火厂和包头糖厂、包头铝厂、包头纺织总厂一样成为当时全市12户大型企业之一。

  1991年,包头市耐火厂投入百万元进行技术改造,将素烧倒焰窑改造为隧道窑,原料制备由地炕干燥改为喷雾塔制粒。1992年企业公开招聘厂长,同时,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大力调整产品结构,将传统产品内墙砖改为生产外墙砖。

  1994年,企业与山东华晨集团公司合作,又由生产外墙砖改为生产印花釉面内墙砖,企业维持了生产经营。1996年初,该厂改名为“包头市耐火陶瓷总厂”,同年包头市将该厂列为全市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单位,总厂分立出“包头鹿腾耐火陶瓷有限公司”。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广东等南方陶瓷产品大量占领包头市场,包头市的几家陶瓷企业生产出现经营困难,企业开始转制,逐步退出历史舞台。20多年过去了,如今人们只要看到“耐火厂路”的路牌时,依然能回想起这个厂的辉煌过往。(刘清成)


[责任编辑: 王彤]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